哲学·命题·性恶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哲学·命题·性恶论

荀子提出的人性论。荀子虽然名为儒家,但骨子里却是法家,韩非和李斯两位大名鼎鼎的法家人物都出自他的门下。所以后人形容他是 “儒表法里”。荀子身上已经没有孔、孟表现出来的 “贤人作风”,却和商鞅等法家先驱一样,对人性持一种不信任的否定式态度。也就是说,他尽可能从更坏的角度去理解人性,而不是抱着 “与人为善” 的态度去把人想得更好些。荀子对人性作了界定,将其与伦理道德区分开来,认为所谓人性是天生成的物欲,例如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等,例如 “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服理好愉逸” 等,而争夺、残贼、淫乱等正是由这些物欲引起的,故人性恶。人并没有善的根性,甚至断言,尧舜和桀跖从人性上说,都是一样的。人之所以有礼义道德,都是后天学来的,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所谓礼义道德正是为了限制人性而预设的种种规范,如果说人性是 “真”,礼义道德就是 “伪”,恶是 “真”,善是 “伪”。圣人之善并非 “真性”,而是通过培养道德、改造性情即 “化性起伪” 来达到的一种境界。这里的 “伪” 并非贬义,而是指 “人为”,与 “天生” 相对。荀子从 “性恶” 论出发,不但证明了礼乐教化的必要,而且为 “法治”提供了人性上的根据。也许,荀子对人性的认识比孟子要深刻得多,更符合人性的实际,尤其当中国人听说并相信 “人猿同祖” 以及 “生存竞争、弱肉强食” 的进化论后,对儒教正统的人性论完全失去了信仰,却从荀子的 “性恶” 论中找到了印证。但是,人性论永远不可能成为生理学或生物学那样的科学,它只是人赖以自信、自尊、自爱的一种精神支柱或价值观念。当 “性恶”论成为人类的普遍信仰时,人类社会肯定也就变成了 “动物世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