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礼记·学记十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礼记·学记十则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 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为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



《学记》十则节选自《礼记》第十八篇。

《学记》是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学派教育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世界上最早的颇具体系的教育文献之一。它含蕴的内容,涉及教育目的、作用与任务,教育与教学制度,教育内容、原则与方法,教师及其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等等方面,主要体现了儒家思孟学派的思想与观点。

这里节选的“学记十则”,虽然不是全文,但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辐射所及,有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诸多方面,每则均有一个要点,于今,仍不失借鉴意义。



****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 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一、诠词释句:

发虑宪——发,起;发虑,即谋虑。宪,法式,犹言法度或标准。古注:“言有人不学而起发谋虑,终不动众。举动必能拟度于法式,故云‘发虑宪’”。

謏闻——謏闻(xiǎo wèn小问)小有声名。

就贤体远——贤,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远,才艺广远,心意亲爱之。

动众——郑玄注:“动众,谓师役(指战争)之事。”意指战争时,能够号召大众,动员大众。

不知道——此“道”是指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不知,不懂得,不了解。

建国君民——成立国家,君临民众。此“君民”有管束民众之意。

教学为先——国君应以立教立学为先务。古代王朝,在廷内,设师保以教元子、众子(国君子弟);在廷外,设庠序以教大夫士的子弟。

《兑命》——《尚书》中之篇名,商时高宗求得傅说,作《兑命》三篇,今亡佚。兑,同“说”(yuè悦)。

念终始典于学——君王应当始终不忘设学教民的重要性。典,《尔雅·释诂》:“典,常也”。

二、略述大意:


那些欲以法度诱人,招来一些良善之士,可以取得一点小小声名,但不能动员大众;那些德行贤良,屈就下层,且又才艺精湛,逗人喜爱,可以发动大众,感动于一时,但不足以感化广大民心、民德。国君如欲真正感化大众,而且成为一种自然的习俗,那唯有设学教民一途!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也同样,不经学习,就不会懂得国家礼法和道德规范。因此,古代帝王当建国之时,就首先给以立教立学,以便晓喻民众,管束民众。《尚书》之《兑命》篇所说的“君王应当始终不忘设学教民的重要性”,也就是此意。

这一则要点是:兴国务先立教立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一、诠词释句:


嘉肴——鱼肉等美味的荤菜。嘉,美好。肴,熟肉。

旨与至道——旨,味美。至道,最好而深远的道理。此指封建时代最高道德规范和精神境界。

知困与自反——知困,知晓自己有迷惑不解之处。自反,反过来求之于自己,即向自己提出要求。

自强——自我不疲倦地修业向上,犹言坚毅精进。

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增进,互相补益。长(zhǎng掌),增长。

二、略述大意:


有了美味的鱼肉等荤菜,你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之所在;有了最高最好的道理,你不去学就不知道它好在哪里。所以说,学习之后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够地方;只有亲身教过人,才了解自己还有那么多困惑之处。也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然后才会反过来向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也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困惑,才会使自己不疲倦地努力进修向上。因此说,教与学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这一则要点是:教学相长。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一、诠词释句:


塾、庠、序、学——古代各级学校之名称。古时以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设塾。民之在家者,均受教于塾。塾,古时门内两侧堂屋。此指教人读书的地方,如私塾。五百家为党,党学为庠,教闾塾升学之人。术,当作“遂”,音近假借。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即后世之州,州学为序,教党庠升学之人。天子之教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最高学府),教帝王之元子、众子以及卿大夫与士之子,还有各州升入的“俊选”之人。

比年、中年与考校——比年,每岁。中年,隔一年。考校,指考查学业(包括德行道艺)。

离经辨志——离断经书之句读,了解经义;并能辨别出志意趋向所在,了解应努力的学习方向。

敬业乐群——不怠忽自己的学业,乐于与友朋交流研习。

博习亲师——广泛学习知识,接受师长教诲,爱好自己之所学。

论学取友——能够论说所学之是非,能择贤而交友。

知类通达——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强立而不反——强立,专强独立,不有疑滞;不违反师教之道。

小成与大成——小成,指成就了学业的初级阶段;大成,成就了学业的高级阶段。

化民易俗——感化民众,改变旧俗。

二、略述大意:


这一则主要论述了古代各级学校及其学生修业年限,以及分年学程的具体要求,并立有“中年考校”的标准。在考查中,既查学生学业水平,又查学生德行道艺。他们的学习是由低到高,自浅入深,循序渐进,前后连贯的,这也是表明当时的学制系统已具雏型,教学制度相当严密。

这一则的要点是:国家设立庠序,上下有殊;明确生员入学,年岁有差。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一、诠词释句:


大学——古时学制分小学、大(tài太)学两个阶段:小学,着重于识字教育,并学习洒扫应对等生活事务。大学,指天子王都或诸侯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在十五岁以上方可入大学。《礼记》中有两篇论述教育的,即《学记》与《大学》。《学记》主要论述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而《大学》则着重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论述,两者各有侧重,互为表里。

始教、皮弁与祭菜
——始教,开始施教,犹今之始业教育。皮弁(biàn便),天子或诸侯国君举行盛大典礼时所穿戴的冠服。祭菜,采取苹藻一类野菜盛于俎豆作为祭品,以祭祀先圣先师,表示风俗淳朴和对师长道艺的尊重。这是太学中的一种“礼仪”,士子入学经“祭菜”后,再不是一般童子了。

宵雅肄三——宵,通“小”。肄,习。三,指《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当入学“祭菜”仪式上,学子都要学习和诵唱这三首诗,使其在入学之初,学子就受到三首诗所表现的君臣宴乐、上下雍和、相互劝勉内容的教育,启发他们日后怎样服官尽职,故云“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在学校始业典礼之后,大胥(犹今之教导主任之类)击鼓以召集所有入学者,打开书箱(即箧(qiè却),小箱子),把课业陈列出来,让大家了解。击鼓,有鞭策之意。

夏楚二物——夏(读jiǎ甲),通“檟”,原为木名,此指以是木做成的长方形木条,即后来之戒方、戒尺之类。楚,荆条,教鞭。这二物,都是古代用来朴责学子之具,以戒其怠忽,以树立威严。

未卜褅、不视学
——卜褅(dì帝),是天子大祭之名。祭前必卜,故曰:“卜褅”。不视学,天子视察学校,必在国家举行禘礼之后才进行。

游其志也——古注云:“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考校,以游暇学者之志意。”这是说,使学生从容地思考自己所欲专攻之学业,确定其志愿。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随时观察学生的言行而不急于施教,待他们有迫切求知要求时,然后施教。

学不躐等——学习不可超越等次。躐(liè猎),逾越。“大伦”——犹言大纲。伦,条理也。

二、略述大意:


这是说,我国古代太学,开学时有一定始学仪式和教学程序。先在学校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学仪式。国君亲临主持典礼。仪式雍容肃穆,唱歌行礼,每一步骤,均有教育含意。仪式之后,专管校官宣布学习纪律,告诫学生勤奋学业,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陈列出来,让大家参观交流,还告知大家学习上应注意事项。这七项,就是大学的教育大纲,师生要依此而教而学,行政上也以此为准则进行考查。

这一则主要之点:隆重的开学仪式,周密的教学大纲。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一、诠词释句:


时教与正业——时教,按季节不同而安排不同施教项目。比如:“春诵夏弦”、“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之类。正业,正课,主要学业。

退息与居学——退息,是指学习疲惫而退而休息。居学,积学。意指在“退息”之时,也当做一些对正业有辅助作用的课外作业或活动。

操缦与安弦——操缦(màn慢)操弄杂乐。缦,缦乐、杂乐。安弦,稳定操持琴弦。安,稳固之意。这是说,经常操弄杂乐,可以熟练手法,调正琴弦。

博依与安诗——博依,古注:“广譬喻也。”因为诗譬物连类,比兴取义,只有广博体察事物,体验人生才可掌握诗之大义。

杂服与安礼——杂服,即杂役。服,事也。平时多做些洒扫、沃盥和应对等细杂琐事,一旦参预典礼,能够进退有度,周旋中矩。因为礼者,立进退周旋、肃敬动容之谓也。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意思是说,只有正课的学习,不去学习一些技巧杂艺,就不能很好调剂学生学习生活,学生就不会乐于正课的学习。兴,起,进行。

藏、修、息、游
——藏,心常怀抱学业;修,习业;息,休息;游,闲暇无事。即游憇。藏、修,指“时教必有正业”;息、游,指“退息必有居学”。安弦、安诗、安礼是其学习的正业;操缦、博依、杂服,只是退息时的居学。

亲、辅、不反——亲,亲近,爱敬。辅,保傅。不反,不违反。这几句是说,学者安于自己修习的学业,一定会亲近师长,求得教益;乐于所交良友,更会坚信自己所学,日久不变。这样,即使离开了师辅,仍不致背反师教。

二、略述大意:


这里说明当时在课程开设上,注意到正课学习与课外作业并行,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很好结合。正课学习,是严正的任务,略含强制性;而课外学习,是出于学生兴趣而自愿的,两相兼顾,彼此促进。课内学业为课外学习奠下基础,并使课内之内容得到复述、补充与运用;而课外学习,也正是课内正业的继续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增。在二千多年前对于课内与课外的辩证认识,确实很可宝贵。

这一则要点是:课内正课与课外“居学”的科学结合。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为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一、诠词释句:


大学之法——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大学,亦即太学,古时的最高学府。

禁于未发之谓豫
——问题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就叫做预防。豫,同“预”。之谓,犹言“叫做”。

当其可之谓时——可,适可受教育之时。时,合乎时宜。这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叫做合乎时宜。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陵,通“凌”,超越。节,节次,即学习深浅的序次。一说,节,限度。孙,通“逊”,顺。这是说,不超过学习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相观而善之谓摩
——互相参看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叫做观摩。摩,研究;切磋。

兴、扞格与胜——兴,犹言成功。扞(hàn汗)格,抵触抗拒。胜(shèng),克制,克服。不胜,即不易克服。

杂施——杂乱地进行教育。施,即施教,进行教育。

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可收拾。修,整治。

孤陋而寡闻——学识短浅,见识狭隘。

燕朋逆其师——燕,亵渎,戏玩。燕朋,戏玩狎亵之朋,犹言坏朋友。逆其师,违逆老师的教导。这是说,交了品德不良的朋友,就违背了师教。一说,燕,同“宴”。燕朋,安于朋比为奸。

燕辟废其学——辟(pì譬),通“僻”,邪僻,指淫邪放荡行为。沉溺于同朋友干不正当之事,就会荒废学业。

喻、道、牵、强
——喻,晓喻,启发诱导。道,同“导”,引导,开导。牵,强迫。强,激励。“弗抑”,不要阻止。

开而弗达——不要一开头就和盘托出。达,明白透彻,不作保留。

二、略述大意:


这一则在学校教学方法上,提出了若干重要理念。比如:防范于未然;因时施教;循序渐进和相互观摩等。作者指出,这是教学成功的四个重要环节。

此文,又从反面提出若干不良方法及其后果:学生的坏习惯已成,就不易克服;违时学习,将事倍功半;杂乱施教,局面不可收拾;失去同学切磋,往往孤陋寡闻;交了坏朋友,不仅违背师教,也将荒废学业。这是教育失败的六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与严重后果。

继之,指明:只有那些既知教育成功的关键,又知教育失败原因的人,才可以为人师表。

最后结论:一名为人师表的良师一定是: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和谐进行;激励而非抑制,使学习容易收效;不在开头就“统统倒出”(犹今之“满堂灌”),使学生多作深入思考。这就是最好的谆谆善诱的教学良法。

这一则的要点是:循序渐进,谆谆善诱——“学不依理而教则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一、诠词释句:


——此“失”,是指过失,偏向。

多、寡、易、止
——此乃“四失”:多,贪多而不求甚解;寡,知识面狭窄,智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易,将学习看成轻而易举之事,不肯刻苦钻研;止,在困难面前畏缩止步,不敢迎难而进。

心之莫同——心理各不相同。此指学习者的动机及对学习的想法,因人而异。

长善救失——即发扬优点,补救缺失。长,扶植、发扬。

二、略述大意:


在这一则中指出,学习者有四个过失,即偏向:一贪多求高,浅尝辄止;二是知识狭窄,智力未曾充分发挥;三是对学习难度估计不足,不愿深入钻研;四是,学习遇难即止,缺乏奋进精神。学习者这些偏向,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要懂得这一点,才能补救这些缺点,纠正这个偏向。当教师的应当善于发扬其优点,补救其缺失。

这一则要点是:学习上四个偏向:多、寡、易、止。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一、诠词释句:


严师为难——尊师可行,但在社会上形成尊敬师长的风气,可不容易。严,尊敬。

道尊——真理受到敬重。

不臣于其臣——不以对待臣下的态度来对待臣子。

——祭主,即代表死者受祀之活人。

诏于天子——对天子讲授。一说,由天子下命令。

北面——面朝北。君主坐北朝南,臣子向君主行礼,则面向北面。“无北面”,指不必面北行君臣之礼。

二、略述大意:


凡学之道,尊敬师长是不难的,难是难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师风气,连天子也不例外。老师受到尊崇了,真理也会受到敬重。因为蕴藏真理的“道”是靠老师传授的。道为人们敬重了,民众才懂得敬学之理,重视学习。因此,要达到尊师,首先要从君主做起。在那个时代,按照礼法,只有两种情况下,天子才会不以君臣之礼对臣。是臣子充任祭者之时,或者臣子任教之时。天子是不可用一般对待臣子礼节来对待这些臣子的。所以文中曰:“当其为师,弗臣也”;“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则要点是:尊师重道。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一、诠词释句:


——功劳也。《国语·晋语》韦昭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一说,庸,同“用”,功用。

善问与善待问——前者,指教师善于向学生问难,即今言之提问。后者,是指教师善于对待学生的问难。

攻坚木与节目——前者,是指砍伐坚硬的树木。攻,此作砍伐解。后者,是说坚木难于锯割的部分。

待其从容与尽其声
——前者,本指举止不紧不慢的意思,此引申为钟声之仪态。后者,即说钟声之余响徐徐止歇。

进学之道——增进学习与德行的途径和方法。此指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原则及方法。

二、略述大意:


这里列举了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善问者与不善问者和善答者与不善答者的不同人之不同效果。先看善学的人,其师体安逸,而收效倍于他人,从而归功于师;可是学习恶劣的人呢,师体勤苦,收效只有一半于人,还埋怨师教不善。

再看善于发问的人,有一种砍伐一棵坚硬的树木,先砍容易砍的枝桠,再砍难砍的“节目”(树之结节难于锯割之处)的本领。这样,一步步地砍下去,不久树之枝、杆和根本都相互散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

再一种是善答问的人,有如撞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声声叩声声鸣,从容自在,然后余韵绕绕而尽。这种有问有答,对答如流的情状,正是善答者的形象。而那些不懂得答问艺术的人,其效果恰恰相反。

这些善学、善问和善答的状况和形象,均是人们增进学习的良法与楷模。

这一则的要点是:练就善学、善问与善答的技艺。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一、诠词释句:

记问——是指记诵古书杂说,以备学生询问的一种学问。

人师——古代把“师”分为两类,即经师与人师。经师,则以记问之学教人即可;而人师,不但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技能,还要以自己道德品格给学生树立楷模。所以,素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语。

听语——指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提问,以求了解学生对问题领会深浅的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
——对某些学生能力或智力较低,提不出问题,那么教师就告诉他。语,告。

舍之——意为暂且放一放,而非舍弃不管。

二、略述大意:


这里是阐明教师自身必备条件。作为教师要准备随时回答学生的发问,因此要有广博精湛的知识,但不可满足做个“经师”的要求,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的修养。要善于听取学生发问的真正含义和存在的问题,随时加以教育帮助。对于那些学力不及,智力较低的学生,多加工辅导;如果仍然不能了解与掌握,那也不可性急将他抛弃不管,而是暂且搁置一下,另找机会帮助提高。

这一则要点是:教师应争当“人师”。



****



经过后世学者的研究考证,《礼记·学记》篇,大体出于孔门后学的思孟学派之手。孟子以子思门生、亦即“儒家八派”中的嫡系自居,标举仁义大旗,毕露锋芒。在战国诸多学派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确,孟子同子思学派的后学们,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教育哲学和文学以及本体论诸多方面,都有了继承与发展。特别在教育论上,更有不少值得后世重视的新内容。这仅在《学记》中,就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证。

一、为了便于明了彼此之异同,先列出孔子教育论的内容——


(一)承认人类的可型性(即可塑性);

(二)重视教育的必要性;

(三)主张“学”和“思”并重;

(四)主张人格感化教育;

(五)重视个性教育;

(六)注意学习的动机;

(七)采用诱导的启发式;

(八)训育和教学的内容是:文、行、忠、信四种;

(九)主张“有教无类”,破除阶级制度的教育等。

(以上按照周予同的概括,见《周予同经学史论选集》)

二、以下再看《学记》各章的要点——

(一)重视学习,主张兴国务先立教立学;

(二)倡导教学相长;

(三)教学应当循序渐进,谆谆善诱;

(四)指出学者的过失,提出救失的途径;

(五)提倡尊师重道;

(六)重视善学、善问和善答;

(七)重视教师自身的修养与提高。

(八)还有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几个第一”,即:首次提出学制设立的初步设想;首次提出教育视导和相互观摩制度;又第一个提出学习操行考查制度和休息制度等等。

《学记》是一部具有两千多年“书龄”的作品,是我国公元前封建时代教育经验的总结,不可避免地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当有若干缺憾与问题。但是,如将其置于唯物史论的观照之下,上述各点尚可见到熠熠闪光之处,值得今人与后人的重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