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朱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代教育·朱熹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遯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祖籍婺源(原属安徽徽州,现属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卒于建阳,后人称他为闽人,学派为“闽学”。曾受业于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被视为二程学说的正宗嫡传。十八岁中举,次年取进士。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任过地方官。六十五岁时曾任宁宗赵扩侍讲。一生热爱教育,每到一处即兴办学校和书院,并亲自讲学。任同安主簿时,创办县学;知南康军时,重建白鹿洞书院,所定《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以后官学和书院共同遵循的学规;在漳州,首次刊刻所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由此形成《四书》之名,与《五经》并称,流传于世;在潭州,修岳麓书院;晚年又在福建考亭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讲学始终不倦,“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从事教育达五十年之久。

朱熹在哲学上集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理学之大成,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生物之本”,产生万物的本源;“气”是“生物之具”,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充塞于宇宙,无处不在,永恒不变,“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并把“理”和封建伦理联系,提出“理”就是“仁义礼智”,以论证封建伦常的永恒。他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从理来,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杂而成,造成人有贤愚善恶的区别。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绝对服从封建伦理。又用理学观点解释《大学》的“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理”,穷尽事物中的“理”;“致知”,就是推知对心中固有之“理”的体认。朱熹的教育思想即建于上述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其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为:

(一)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提出批评和改革建议。为他反对当时以参加科举为目标的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人伦”,其实际内容即是“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画像

(二)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朱熹依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特别是思维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十五岁以前为“小学”阶段,十五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之以事”,即向少年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其道德行为习惯。他编纂《小学》、《童蒙须知》等,作为小学教育用书,使“义理有以博其心,规矩有以约其外”(《朱子大全·谕诸职事》)。在小学教育打下做人的“坯子”的基础上,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发明此事之理”,即“格物穷理”,研究义理。主要途径是读圣贤书,从《近思录》,进入《四书》,再深入《五经》及史籍。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方法。朱熹继承、发展了儒家学派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思想,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他所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三纲五常”。把道德教育过程概括为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即:灌输道德知识、抑制道德情欲、磨炼道德意志、躬行道德实践。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如思想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结合、道德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正面引导与规范禁防相结合、居敬持志与从细微处点滴积累相结合等。

(四)教学思想。朱熹以“即物以穷理”或“格物而致知”作为其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包括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博专结合、温故知新。他依据其“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知行相须”的知行观,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育的次序。指出“主敬”功夫应贯穿于读书和修身两个阶段的始终。所谓主敬即“心不放肆”,“动作不放肆”,实是一种主动排除各种物欲和情绪的干扰,集中思想、精力于既定目的的心理状态。提倡自学和勤作札记。

(五)读书方法。他特别重视读书,提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为学途径。其学生辅汉卿等人根据他关于读书的论述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成为教育史上系统的读书方法。朱熹一生著作很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最著名的教育家。其哲学和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影响。所著《四书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编写的《小学》、《童蒙须知》成为流行的蒙学教材;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理学书院学规的楷模。元、明、清三代的教育,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差不多都以他的思想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其教育思想虽带有一些封建性糟粕,如抬高读儒家经书的地位,造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不良学风等,但仍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参见“朱子”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