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北宋三次兴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代教育·北宋三次兴学

指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庆历兴学指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兴学育才运动。针对宋初重科举、轻学校倾向,范仲淹于庆历四年(1044)下令诸路、州、军、监、县(需学者二百人以上)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才可参加科举秋试。太学生“在学满五百日始预秋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不久范仲淹被罢相,改革失败,科举考试又恢复原状。熙宁兴学指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改革科举与发展各类学校教育的措施。

主要有:①改革科举考试,废除诗赋、帖经、墨义、专尚经义;增设明法科。②改革太学制度,创立太学三舍法,注重学校管理。③整顿和新建专科学校,注重教育的社会实用价值。④发展地方学校,置学官五十三员。⑤颁布《三经新义》,统一教学与科举内容。(《宋史·选举志》)崇宁兴学指宋崇宁年间蔡京打着王安石旗号所进行的兴学运动。规定无论大县、小县均立学,生员名额以前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人数的半数或三分之二为准则。建辟雍于开封南郊,为太学外舍。除律学、医学、武学外,增设算学、书学、画学。将三舍法推行于地方学校,重颁《三经新义》。为解决取士与育才矛盾,崇宁三年(1104)曾下令停止科举考试,宣和三年(1121)恢复,学校生员顿增。

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始终围绕着调整培养人材与选拔人材的矛盾,力图调整科举考试同学校教育的关系,其重点在兴办官学。由于这种矛盾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下的不可克服性,更由于当时激烈的党派之争,因而其失败是必然的。三次兴学运动前后反复进行,延续达七八十年之久,对北宋学校教育的发展仍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的官学教育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与三次兴学有密切关系。即使兴学运动被否定时,兴学的某些成果仍以不同形式保留下来,成为宋代官学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