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与历史文献·编年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隋唐五代文学的文献·隋唐五代文学与历史文献·编年史

隋唐五代史官制度完备,各朝皆有史官修起居注,并据以编修实录。起居注现仅存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记录李渊父子举兵反隋自立的经过始末,其余都失传了。唐代实录,从高祖到武宗,历朝皆有修撰,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德宗朝还不止一种。宣宗以后,宋敏求曾补修。直到南宋,这些实录都还保存完好。宋以后只有韩愈修的《顺宗实录》五卷,因收入《韩昌黎外集》而得以保存,其余均亡失不传。五代除梁末帝、周恭宗未修实录,其他八姓十一帝都修有实录,至今一种一卷都没有传下来。清末缪荃荪刻《烟画东堂小品》中的《周世宗实录》一卷,是从《南唐书注》中录出,后者又是抄录《册府元龟》而已。已亡逸的唐五代实录,在唐宋典籍中有许多零星的摘录,引录较多的是《册府元龟》,只是至今尚无人做系统辑录。

由司马光主持,刘攽、刘恕、范祖禹同修,历时十九年始定稿的《资治通鉴》294卷,纪事上起三家分晋,止于五代归宋,凡1362年,引书逾350种,逐年史事均经反复比读文献后得到,取舍中又体现出作者卓越的史识,在史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其隋前部分,虽亦叙述清晰,资料翔实,但因所据文献以正史为主,十之八九现在还能看到,从史料角度看,价值并不很高。隋唐五代部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当时唐五代实录还保存完整,司马光又利用了大量现已失传的珍贵文献,如隋唐之际引及杜宝《大业杂记》、赵毅《大业略记》、韩昱《壶关录》、刘仁轨《河洛行年记》、杜儒童《隋末革命记》、贾闰甫《蒲山公传》,叙安史之乱前后事用包谞《河洛春秋》、温畲《天宝乱离记》、宋巨周《玄宗幸蜀记》、平致美《蓟门纪乱》、凌准《邠志》、陈翃《汾阳王家传》、李翰《张中丞传》、李蘩《邺侯家传》,叙德宗时变乱用谷况《燕南记》、徐岱《奉天记》、袁皓《兴元圣功录》,叙文武间事用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杨时《开成纪事》、李潜用《乙卯记》、刘轲《牛羊日历》、令狐澄《大中遗事》及逸名《大和摧凶记》、《野史甘露记》等,这些史书,现在都失传或仅存少量节本了,依靠《资治通鉴》的引录,尚能得知部分面貌。司马光遇有文献记载有差异处,别撰《资治通鉴考异》30卷以作说明,而遇记载一致者,则不复交代。有不少不见他书的史事,虽未说明书证,相信司马光是作过认真考虑而确定的,应予重视。《资治通鉴考异》引录文献极其丰富,也是辑录隋唐五代文献的重要渊薮。《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考异》,现均有宋刊本留存,《四部丛刊》本影印。元代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详于制度、地理的解释和史事的相互联系,在传统史书的注本中也很负盛名。胡注采取全书夹注的方式,又将《资治通鉴考异》分别散于《资治通鉴》正文之下,较便利用。通行的中华书局校点本即用胡注本,并参考清代学者的校勘成果,是现在最好的文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