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书法篆刻·先秦书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传统文化·书法篆刻·先秦书法

中国书法的雏形发现于公元前4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上,共有100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些已由古文字学家给出了释文。公元前2 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上的刻符,已经是结构复杂、造型美观的文字。

19世纪末发现的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已是十分成熟的文字。发现于殷墟的许多甲骨上都刻有“贞人”即史官的姓名,他们应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书法家。甲骨上的文字已有很高的艺术性。郭沫若在《殷契粹编 · 自序》中称赞其书法的美和各个时期书法的特点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伟,帝乙之世,文咸秀丽。……间亦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其一格。”《祭祀狩猎涂朱记事刻辞》(图72)是刻在一块比较完整的牛胛骨上的两面,正面刻4条100余字;背面2条50余字。因各条非一时所刻,大小、神态、刀法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有些字象形意味很浓,表现很生动。可见公元前1 000年以前的书法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

在众多的甲骨文中,除大部为刀刻以外,也有少数为朱书或墨书,或是写后未用刀刻。笔画舒卷顿挫自如。

商代除了甲骨文以外,也有“金文”,即青铜器上的文字,以写、铸在钟和鼎上的文字最有代表性,故又称“钟鼎文”。商代的金文,一般字数很少,如《司母戊鼎》上只有“司母戊”三个字,也有的字数略多,如《小臣艅尊》有4行27字。《司母戊鼎》通高133厘米,重875公斤,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是中国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是商王为祭祀母戊而铸的,大约是武丁后期的器皿。“司母戊”三字构图随意而紧凑,笔画富有装饰性,气势古朴而宏伟,代表了当时笔法的一个类型。《小臣艅尊》是商代晚期的作品。少数字略带装饰性,多数字书写自然、气势凝重,较好的体现了原作者的笔意,字形、章法也都严整优美。这批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金文鼎盛期将要到来。

西周是金文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风格多样。尤其西周晚期,艺术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武王时期的《利簋》,字形规范,风格凝整;《天王簋》,章法随意,笔画亦较圆转;《何尊》,笔画和结字仍带有一定程度的装饰色彩,章法上很有特点:横无列,竖虽有行,但不严格,且许多字都不同程度地或向左或向右倾斜,从而形成了整个章法的变化多姿。特别是康王时期的《大盂鼎》(图73)更是金文中的精品,铭文19行、291字,其笔画、结构、章法都极严谨,有些笔画虽有较强的装饰效果,但并不刻板,饱满、雄健之气溢于字里行间。穆王时期的《班簋》、《静簋》,恭王时期的《史墙盘》,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小克鼎》,也都是各有特色的作品。大批的金文名作如《散氏盘》、《㝬簋》、《史颂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等则集中在西周晚期的厉王、宣王时期。这些铭文总的特点是笔画和结字的装饰性减少甚至消失,笔画的笔意感和结字的结构感加强了。这些特点表明当时的金文已主要不是靠外加因素,而是靠文字本身的笔画和结构来体现艺术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

《㝬簋》,厉王十二年(公元前846)器。1978年陕西扶风县出土,藏陕西扶风县博物馆。通高56厘米,重66公斤。铭文12行、124字。此簋与宣王时的《颂鼎》都是笔画刚健、结字严整、风神典雅的作品,艺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二者的不同在于,《颂鼎》笔画、结字都比较圆转,章法错落有致;《㝬簋》笔画更加坚挺有力,结字大小差别更大,字里行间有一种参差中的韵律感。

《散氏盘》,又名《夨人盘》,厉王时器。铭文19行357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它和《史墙盘》、《虢季子白盘》合称“三盘”。此铭笔画恣肆,结字亦较随便,似乎是八面出锋,而且带有草书意趣,有人称其为“草篆”。与《散氏盘》同样有名而略为规矩的有《毛公鼎》,宣王时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铭文32行、497字,是传世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个。此铭文随器形变化,拓片展开后呈上直下曲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等原因,青铜器及其铭文都趋于衰落,其他材料的书法则特别引人注意,譬如石策、竹简、帛书、石刻等。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侯马盟书》、《睡虎地秦简》和《石鼓文》。

《侯马盟书》是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晋国的毛笔字。1965年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东部浍河北岸原晋国遗址。共出土石策或玉策(长方形、圭形或不规则形的石片)5 000余片。上有朱书或墨书,文字可读者650余片。内容大多是一些因重大事件而对天盟誓的誓文。书体为大篆。用笔多数起笔粗重,收笔尖细,可能属于古书上记载的“蝌蚪文”。因这些作品非一人所书,又服从于实用的需要,所以水平差距很大。其中最好的作品浑厚酣畅,可以同后世优秀的大篆字相媲美。由于那时文字尚无统一规范,所以异写甚多,最多者达100多种。过去很少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墨迹材料,《侯马盟书》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睡虎地秦简》(图74)是秦统一六国前后的墨迹。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共1 000余枚,近4万字。其中包括秦昭王至秦始皇30年的编年史,以及法律文书等史籍五种。《睡虎地秦简》仍保留了若干篆书的结构,但字形又大大简化,笔画也由圆转改为方折。现一般称这种体式为“古隶”。笔法熟练,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过去很少见到秦代“隶书”即古隶的实物,《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填补了这一空白。

《石鼓文》(图75)也称《猎碣》,是现存最早、最典型的刻石文字。唐初发现于陕西凤翔县三畤原。内容为狩猎诗,分别刻在10个鼓形石器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字形在大篆、小篆之间,是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书体。从书法上讲,笔画圆熟凝重,风神雍容典雅。曾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它至今仍是许多书家反复临摹的优良范本之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