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构象炼境《自然妙境》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构象炼境《自然妙境》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王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魏文帝“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俱自然妙境。(宋征璧《抱真堂诗话》)

【诗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析】

诗的境界,是诗人以诗化语言创造出的将情思理趣与物象景观和谐统一起来,并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空间的一种审美意境。其实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融相契、能够引人在审美鉴赏时作深远的“超以象外”的审美再造,这是艺术美的一种高层次创造。境界非一,创造方式亦各有不同。诗中的所谓“自然妙境”,讲求的是于朴实平易之中突现鲜明的美感境界。姜夔《白石道人诗说》道:“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这正可作“自然妙境”的具体说明。“知其妙”,言审美鉴赏时审美再造妙意无穷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不知其所以妙”,乃言审美主体与客体间融契统一的妙合无垠,这恰是“剥落文采”后朴实平易的自然而妙,亦即“天球不凿”、“妙造自然”之谓。宗白华先生曾说,“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和美的理想,从美学范畴看,诗歌中的所谓自然妙境自是属于后者。无疑,这是对艺术美的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高格追求。

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谓自然妙境的典型。从整首诗看,《山居秋暝》旨在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示一个没有喧嚣与烦忧、没有纷争与险诈的理想化生活世界,以此来招引“王孙”、留住“王孙”,并表达作者弃世归隐的生活志趣和孤高自洁的人格精神。因此,作者对山居自然风光之美的描绘便成为落笔的重点,并力图创造出一个充满宁静、清明与平和幽恬的美妙境界,使之足以唤起“王孙”们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圆满地完成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初秋时节,一场新雨过后,山间的一切都分外清爽。花虽歇而松常青,风已止而林愈静。入夜之际,皓月当空,皎洁的清辉洒泻松林,月移影随,光影斑驳;林间涓涓清泉,覆石过罅潺湲流淌,发出淙淙不息的幽响……。这是大自然的纯美境界,它清幽明净、静远空灵,给人无限遐思,引人深情向往。置身于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淳朴而和谐的世界,怎能不陶然忘机、流连忘返呢?境界的魅力与诗旨是密切统一的。在这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对山居的深情与沉湎,对世俗的厌烦与鄙弃,对归隐的渴望与决意,无不尽寓其中;高洁之明月,劲傲之青松,清明之流泉,亦无不是创作主体人格精神的表征,这由松、月、泉、石所构成的奇妙的自然景观,成了作者内在心灵的外化。境界由是而意蕴无穷。从全篇看,这两句诗的境界,自然地承接首联两句所交待的节令、时间和描绘的环境氛围而来,又与下面颈联两句相得益彰地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照,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建构了一个宁静淳朴而又生机盎然的理想化生活世界,最终,自然地完成了对尾联两句“王孙自可留”的结论恰到好处的说明性铺垫。绝妙的诗句境界与整个诗篇绾合有致、浑然一体,更增加了其艺术光彩。没有巧譬妙喻、华丽的辞藻,也不作情思的直接表白和理趣的刻意显现,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景物的描写完全是“俯拾即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般的自然呈现。朴实平易而境界全出,恰是自然妙境。这与“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这种以“咽”、“冷”之类的修饰词见长和创造意境的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与“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却是同出一辙。自然妙境是王维诗的一个突出特点,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的风格特色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同属自然妙境,但曹丕的“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杂诗二首》其一)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较,一个显著的区别便是创作主体对意境的投入方式的不同,这可谓自然妙境的两种类型。王诗的主体形象超然物外,而纯以客观景物作为情思理趣的间接化借代;曹诗则将主体形象鲜明地置于境界之中,成为境界意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自然之妙更在于主体与物象间的直接而又了无痕迹的契合上。孟浩然的“回瞻山下路,但见牛羊群”(《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与曹诗是揆旨归一的。这种类型在王维中也不少见,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等,而意境之妙更胜一筹。王维五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中间两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更将自然妙境的两种形态完美地融于一首诗中。可见王维对自然妙境的全面把握和自如运用。

无论是王诗还是曹诗,尽管看起来写得十分平易自然,犹如漫不经心的信手拈来,但事实上无不是精心运筹、惨淡经营的结果。没有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敏感的捕捉与选择意象的慧心和高强的艺术表现力,是难以做到的。它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美,要求创作主体具有深厚的内在修养和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芙蓉出水”这一艺术风格尤为人们激赏的重要原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