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五十六回,一作六十回。清吴敬梓著。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晚年号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成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至十五年(1750)。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藏板本,五十六回,藏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院;清同治八年(1869)群玉斋活字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十四年(1888)增补齐省堂刊本,六十回。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卧闲草堂藏板本,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排印卧闲草堂藏板本及鸿宝斋石印增补齐省堂本,1986年黄山书社排印本,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1994年齐鲁书社“清代四大小说”排印卧闲草堂藏板本。
元朝末年浙江诸暨农家子弟王冕,七岁父死,靠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到村学堂读书。十岁停学去邻居秦家放牛,此后几年间,王冕边放牛,边读书自学绘画,不久成为县内画没骨花卉的名手。王冕天资聪颖,不到二十岁时,就通晓天文、地理、经史学问。但他生性怪僻,不求官,不交友,因不愿和知县、乡绅往来,避走山东济南,靠卖画为生。半年后,黄河决堤,百姓流离颠沛,王冕收拾行装回到故乡。又过六年,母亲病逝。不久,天下大乱。吴王平定天下时,特去访问王冕,向他求教服天下人心之策,并欲请他出仕为官,只见人去屋空,王冕早已逃往会稽山中。数年后,吴王建国大明,称帝金陵,礼部议定用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王冕预知“一代文人有厄”。
到了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几家豪门,在农历正月初八到镇上观音庵中商量元宵闹龙灯的事宜后,又决定在庵中办学堂。夏总甲推荐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来教馆。周进虽教书勤勉,却因不曾进学,先后受到秀才梅玖、举人王惠的嘲弄和羞辱。一年之后,又失去馆地,只得跟姐丈金有余去省城为商贾记账。一日,周进去贡院内游览,见到号板,触景生情,怨愤难遏,一头向号板撞去,以致昏晕过去。被救醒后得到几个商人的银两资助,为他捐了个监生进场乡试,竟然中了举人。接着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列在三甲,授了部属。三年后,荣升御史,钦点广东学道上任。当他来到南海、番禺两县主考时,看到五十余岁的童生范进已应试
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藏板本《儒林外史》扉页书影
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藏板本《儒林外史》正文书影
二十余次不中,心生怜悯又惜其才,遂把他选录在第一名入学,并勉励他去参加乡试。 范进感激不尽,乡试又中了举人。 捷报传来,范进竟喜极而发疯,后被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 范进中举后,奉承巴结的人很多,有送钱的,有赠宅的,范进老母乐极生悲而病逝。 为办老母丧事,范进在退职知县张静斋怂恿下,一起到高要县汤知县处打秋风。 汤知县因而设宴款待新中的门生范进。 席间,范进虽然处处显出居丧守礼的样子,但是实际上是假作正经,拼命拣大虾元子吃。 范、张二人在候见汤知县时,攀识了当地乡绅严贡生。严贡生因在家乡横行霸道,鱼肉乡民,被两件官司告到县里,一件是扣别人的猪不还,还将人家腿打断;另一件是赖债不还。汤知县准状,严贡生只得逃到省城去躲避。他的弟弟严监生托妻舅王仁、王德用银两打点,帮兄长了结了案子。此后,监生之妻王氏病逝,监生虽富有却十分吝啬,又胆小怕事。他为把小妾赵氏扶正,用了几百两银子巴结妻舅,才算摆平。严监生前后折腾用去几千两银子,气恼心疼,终于病重不起。他临终还因油灯里多点了一茎灯草而死不瞑目,直等到赵氏挑去一茎才肯断气。不久,赵氏的独生子天折,想立严贡生的第五个儿子为子嗣,贡生就借此谋夺兄弟遗产。他赴京诉讼,终于夺得弟弟的七分财产。
此时,周进已升任国子监司业,范进也被钦点山东学道,周进就将当年薛家集教馆时的学生荀玫相托。
荀玫与王惠同中进士,不料荀玫母死守制,王惠赴任南昌知府,再升南赣道,恰逢宁王谋反,王惠归顺。后宁王事败,王惠受蘧公孙资助远逃,临行把藏有《高青邱集诗话》的一只帎箱交给蘧公孙。蘧凭此诗话沽名钓誉成了名士,入赘鲁编修家为婿,结识一个马二先生。马二先生热衷举业,对八股文津津乐道,十足是个迂儒。他在游杭州西湖时,接济乐清少年匡超人。匡中了秀才又认识了名士景兰江、赵雪斋、支剑峰、浦墨卿等,并在他人唆使下,假造文书,替人代考,赚了不少银子,娶妻成家。后事发,只得一面把妻子送回家乡;一面进京打点。业师为他斡旋,知晓他妻子回家后病死,又将甥女许配给他,匡超人才算定心下来。第二次北上,匡超人与牛布衣、冯琢庵结伴同行。牛布衣中途到了芜湖,却一病不起,在甘露庵中亡故。少年浦郎偷了牛布衣遗留的诗稿,冒名顶替而招摇撞骗。芜湖县令董瑛慕名来拜,匆匆一面而别。此后,牛浦郎假斯文,真势利,闹了场真妻假夫的无头官司,使新任知县向鼎束手无策,差点丢官,幸被伶人鲍文卿解救。文卿有一义子鲍廷玺。文卿死后,他无法谋生,就去南京投靠杜慎卿。一天,杜慎卿邀集百余名戏旦在莫愁湖聚会比艺,出席观看的十余位名士中有宗姬、辛东之、季苇萧、鲍廷玺等。鲍廷玺在盛会中,见杜慎卿出手慷慨,就向他商借银两欲重组戏班。慎卿将他转荐给族弟杜少卿,于是鲍廷玺改投奔天长杜府而去。
杜少卿为人豪爽,不善理财,喜广交朋友。被家人王胡子、鲍廷玺等讹骗去不少银两,家产即将用尽,遂移居南京。本想和妻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料被巡抚李大人荐举,少卿装病辞谢,而对迟衡山倡议修祭泰伯祠表示赞同,参加筹措赞助。他还曾引用汉儒的见解,阐明《诗》义,虽受到一些迂儒的奚落,但他不屑一顾。经过筹备,四月初一举行祭祠大典,各地来的名士齐集南京共襄盛会,由南京国子监博士虞育德主祭。虞育德襟怀淡泊,受到大家敬重。
祭祠活动结束后,又有二十年寻父走遍天下的郭孝子来到南京,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归降宁王的王惠。杜少卿等人并不因他是叛臣之子而冷落他,反而盛赞他的孝行,赠送他盘缠银两,帮助他前往陕西、四川。
郭孝子一路跋涉,终于来到成都府郊外的一座庵里,不料王惠拒不认子。不久,王惠病故。当年在山东道上劫饷银而被萧昊轩击退的赵大,也居住在庵中。他正要向老和尚行凶,被萧昊轩的儿子云仙杀死。云仙遇到背着亡父骨骸回乡的郭孝子,郭孝子劝其为朝廷效力,萧云仙遂奉父命去平少保处从军。云仙率兵收青枫城,筑城垣,修水渠,垦田地,办学堂,不久提升为应天府江淮卫守备。赴任后,云仙结识了虞育德、杜少卿等大名士,又遇到了以前的先生沈大年,得知沈大年正在为女儿沈琼枝送嫁。
沈大年将琼枝配与扬州宋为富为妻,岂料宋家却以小妾相待。沈大年告到江都县。宋家是盐商,重金贿赂县令,沈大年被判押回原籍常州。琼枝不甘虐待而逃出宋家,只身来到南京以写扇作诗,代人刺绣为生。杜少卿等人前去访问,称她是一代奇女。琼枝到河房向少卿的妻子诉述自己的遭遇,正好江都县派人前来缉拿。少卿无可奈何,送她一本自己的诗集和一些银两,眼看着她出门。
沈琼枝在押回江都的船上,见一个男子带着两个妓女也去扬州。那男子一到家,汤镇台的侄子就带着镇台的两个儿子汤由、汤实来鬼混厮缠。汤由、汤实乡试落第后奉父命去贵州镇远府任所相会。汤镇台向朝廷奏报平了苗民作乱,反被降三级调用,父子三人一起回到家乡。汤镇台想请余特教导其子读书,余不允。余特和虞育德、杜少卿等时常聚会。不久,虞育德离南京去浙江,少卿凄然送别。
此时,余特也去徽州赴任府学训导,对一位王玉辉老秀才颇为看重。这位老秀才一派道学先生腔,鼓励第三个女儿殉夫绝食而死。女儿死后,他又感到伤心而去南京游玩散心。他在南京见到同乡邓质夫,遂一起凭吊泰伯祠,并托邓质夫送一封信给武正宇。武正宇正在高翰林家招待万中书的宴席上作陪客,岂料这位万中书竟是冒牌货,因而官府派人把他当场抓走了。幸有凤四老爹代为营救,高翰林等人出钱托人反而为他捐了个真中书。
凤四老爹送万中书回浙江,顺便向杭州旧友陈正公讨还欠债作回南京的盘缠。不料陈正公和毛二胡子已去南京卖丝,陈正公为了贪小,借给毛二胡子一千两银子先回嘉兴。后陈正公去嘉兴索讨,毛二胡子避而不见,凤四老爹打抱不平,去嘉兴代陈正公讨还了被骗银两,凤四老爹也讨还了陈的欠债而回转南京。
凤四老爹去秦中书家,没有见到主人。原来秦中书和陈四老爷整日在妓院中和聘娘鬼混。不久,秦中书进京补缺,陈四老爷也由于少了依靠没钱而溜回福建。妓女聘娘被虔婆逼迫,一气之下,出家为尼。
这时,写字的季遐年,卖火纸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成为南京市井中的奇人,他们与以前出场的诸多真假名士相比,却已是大不相同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