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此诗。按范晔曾从檀道济北征,道济兵入长安,此诗当作于此时。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赠远以表示情谊这是古来习俗。这“花”就是梅花,“驿使”,传信的人。中间用个“逢”字,表示正当其时,欲寄恰逢送信人,语含欣慰之意。“陇头人”,指身在关中的范晔。“陇”,陇山,天水附近,古代将这里以东渭河流域连称为关陇。“陇头人”还借指远别乡关的征人戍客。古乐府有《陇头歌辞》道征人出陇心情:“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说范晔为“陇头人”,既符合他远征三秦的情况,也揭示了他思念乡关的心情。在这样情况下折花相赠,就更显得情深谊厚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作者所在地方。据史载,檀道济攻取三秦是在岁暮年初之际,此时北方花信尚早,而在江南梅花已开放了,正是后来杜审言所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情形。这里“一枝春”正指梅花,这样的称说实在确切而富含情意。试想,把南国的春带向北国,这该叫友人感到多么温暖。这里折梅相赠不仅是因它开得早,还因为它象征了友情的纯洁坚贞。这种象征意后代诗人是常用的,在陆凯的时代这样的意思也已形诸篇咏了。如鲍照《梅花落》写道:“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折梅相赠有这些意思,那就远胜于一般的折花了,怪不得《西洲曲》中那个年轻女子要“折梅寄江北”了。还要注意这两句诗叙说的口气,“无所有”、“聊赠”,似乎是漫不经心为之、有胜于无的应付,其实这委婉、谦和的话语正见出情意的深重,千言万语也抵不上这“一枝春”啊。唐人岑参《逢入京使》绝句后二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味与此略似。
关于此诗主名,清唐汝谔《古诗解》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认为此诗为范晔作。按《荆州记》作者是范晔、陆凯同时代的盛弘之,他的记叙当不至于有这样的误倒。陆凯是否代北人且不论,若真为代北人,代北从无梅花,若以“北人浑作杏花看”的梅花寄赠,有何意味?“陇头人”云云,又成何话语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