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侠》
【本书体例】
古墨著。2万8千字。收入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同名中篇武侠小说集。
《丐侠》说的是清道光八年秋天的一段故事。却说奇峰镇外有个芙蓉山庄。正值中秋时节,又是庄主欧阳若冰新婚大喜之日。新娘是白云甫老人的独生女,人称“白鹤女”。不料新婚之夜,欧阳若冰神秘地暴死于洞房之中。众人纷纷议论是山神发难、恶鬼临门,人人心有余悸。
欧阳师兄弟一共三人,原是梅山道长门下弟子,江湖人称“梅岭三杰”。三杰之末小诸葛陈达闻讯,昼夜兼程赶到,问明事由之后,立刻前往“三圣祠”以求得出线索。那知山魈手中竟握着欧阳头上的辫子。小诸葛一怒之下,怒打三圣,捣毁了“三圣祠”,并扬言邀山魈夜中到庄上较量。陈达仗剑守灵之日却不见一丝动静,忽发灵机,悟得了此案的关键皆在新娘“白鹤女”身上。于是夜中探访白鹤村,跟踪白鹤女到了松岗。那知黄雀在后,丐侠在夜幕下紧跟监视。松岗之上,陈达与奔丧途中路遇的丐侠展开了一场激战,幸被暗中相助的大师兄上官龙所救。上官长鞭出手,与丐侠战在了一起,可终究不是丐侠的对手,被丐侠震碎了银鞭。此时丐侠方说明了事情的真象。
原来,白鹤女与本村书生常白羽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挚,两家早已定下了这门婚事。可是欧阳若冰一心霸占。便以白老人借债不还为由强娶豪夺。老人被活活气死,常白羽也为毒掌所害。正巧丐侠得知此事,为不辱梅岭名声,暗中设下“迷魂阵”借鬼神之名,除掉了这镇上一害。
真象终于大白。梅岭双杰抱愧而走。而那白鹤女却撞死在了常白羽的坟前。丐侠仰天长啸:有心除恶,无力回天,长叹一声飘然而去。
此篇虽以“丐侠”为名,可丐侠却并非着墨最多的人物。倒是小诸葛陈达走马灯一样在书中频频奔走,俨然是书中的主角。但细细的品味,就会发现,丐侠给人的印象更是深沉入神。那感觉隐隐地就象把手放入冰水。水虽平淡,其寒却直逼入骨。
神丐笔黑不多,实在写神,小诸葛繁枝错节却是描行。二者各是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先说小诸葛。
小诸葛在小说里可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作者在其身上着实花费了一些笔墨。从开篇的千里奔丧路遇丐侠到后来的怒打三圣仗剑守灵,再从顿悟迷津夜探白鹤村到明月松岗上夜斗丐侠后抱愧而走,无一处没有他言语,无一时没有他行动,可谓书中所言备矣。可是读罢全篇即会察觉,这一人物虽然笔墨挥洒实是为了构造故事而安排的,有了这条线索,那曲折离奇的情节便贯通为一体。这才是他在故事中充当的角色。
如此说来,作者仿佛是要借他来讲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那么这潜于文中的倒底是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来“问问”丐侠。
作者对丐侠的塑造与小诸葛陈达大不相同。总的来说,后者繁,前者简,后者明、前者略。后者描龙而前者点睛。在小说第一节中,丐侠的那一番出场亮相便非常简约而入神,其飘逸洗练颇有中国传统戏剧的神韵。请看:
“来客正饮酒吃肉,忽听得山道对面松林内响起了一阵铁器撞击声,很有节奏。接着,有一人按着节拍,踏歌吟唱而来……只听那人唱道:
赋性生来是野流,
手持竹杖浪九州。
饭篮向晓近残月,
铁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走遍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
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颇似京戏中演员在幕后的叫板。几句野歌小调,人物便活脱脱呼之欲出。在此之后,文中的丐侠却只是云雾中的飞龙偶露一鳞半爪,一直到松岗明月之下比武论仇之时,丐侠始真正出场。丐侠在松岗之中力战双杰,并揭开迷阵,使梅岭兄弟迷途知返,抱愧而走。而白鹤女为了早日脱离这人吃人的社会,到阴间与爱人团圆也触碑而亡。这时,清风冷月之下,只落得丐侠一人面对眼前惨景,耳畔凄风,惘自兴叹:
这世界上贪官污吏、豪强劣绅多过牛毛,你一个人浑身武艺又有多大能耐?不是连一个女子也救不了吗?他只有苦笑一声,仰天长啸:“哈哈,有心锄恶,无力回天——我不过尽力而为罢了!”
远远地山道上又响起了那铁板踏歌之声……而此时此刻,这歌声已然与开始的那一段逍遥自在的山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了。前者正是丐侠新为民除害之后,其心也欣欣然,其声亦陶陶然。而后者则是另一番心境,那正是一曲“有心锄恶,无力回天”的悲歌,更有着一番感慨和无奈。看来丐侠的塑造虽简而隐,却正是应了古人一句话:墨点无多泪点多。
到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明线虽写小诸葛破案,其实暗中是在写丐侠亲身经历的这个辛酸的故事。通过这苦难人生带给丐侠的一点点感悟,作者为我们提炼出一个极深沉的主题,那就是:在那个黑暗污浊的时代,人民只能是悲剧的主人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