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铎《泄气生员》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临潼夏生,[1]名器通,性鲁钝,学操举子业,[2]每一艺出,[3]君必哗笑之。偶应童子试,[4]剿袭旧文,入邑庠。[5]后赴岁试,[6]自分必居劣等。遇卜者于市,[7]占之,得一谶曰:[8]“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君子筮之,[9]必得其名。”卜者举手贺曰:“君文必冠军。”夏生喜,扬言于众。众曰:“即学使两眼盲,[10]触鼻亦知香臭,三等以下,君冠军或有冀也。”夏生大惭。
时学使某公,奉命督学西安,临行辞座师某尚书。[11]尚书西安人,意其有心属士,极力请教。尚书下气偶泄,稍起座。某公疑有所属,急叩之。尚书曰:“无他,下气通耳。”某公唯唯,以为“夏器通”必座师心腹人,谨记之。后公按临西安,[12]果有夏生名器通者。扃试后,细阅其卷,词理纰缪,[13]真堪捧腹。[14]以座师谆属,不得已,强加评点,冠一军。案发,诸生大哗。继思某公本名翰林,阅文必有真鉴,夏生又贫士,绝无关节可通,乃以劣艺而高居优等,殊不解。后公任满入都,告诸某尚书。尚书茫然,俯思久之,忽大笑曰:“君误矣!是日下气偶泄,故作是言。仆何尝有所嘱也!”某公悟,亦大笑。后传其事于西安,诸生之疑乃解。噫!以泄气而猎功名,虽为士林所笑,不犹愈于满纸铜臭者哉?
【注释】 [1]临潼:今陕西省临潼县。 [2]操举子业:从事读书,准备科考。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3]艺:制艺,明清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即八股文。 [4]童子试:录取秀才的考试。明清时代,凡未取得秀才资格之前,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童生。童生试包括县、府、院试三个阶段。 [5]入邑庠:考取秀才。邑庠,县学,进入县学作生员,则为取得秀才资格。 [6]岁试:亦称岁考。清代各省学政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凡府、州、县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考,得前三等者有赏,四等以下受罚。 [7]卜者:占卜的人。 [8]谶(chen):迷信的预言。 [9]筮之:占卦。 [10]学使:督学使者的简称,亦称提督学政或学政。 [11]座师:亦称座主。进士出身的官员,对原来主持进士试的主试官的称呼。明清时代举人对本科主试官亦如此称呼。[12]按临:学政按期到所属州县举行考试称按临。 [13]纰缪:错误。[14]捧腹:大笑。
【译文】 夏生是临潼人,名叫器通。他生性愚笨,学习八股文,每写一篇文章,总要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偶尔参加一次童生的考试,因为抄袭旧文章,他竟侥幸中了秀才,入了县学。县学生员每三年要考试两次,一次叫岁试,一次叫科试。那年岁试,他料知自己要打入劣等,心中忐忑不安。他在街市上遇到一位算卦先生,就请他算了一卦。卦辞说:“听听没有声音,看看没有形状,如果是君子占卦,一定能获取声名。”算卦先生拱着手向他祝贺说:“你的文章一定会名列前茅。”夏生十分高兴,得意地在大伙面前自吹自擂。大伙说:“即便学使是个瞎子,用鼻子闻闻也会知道你那文章的香臭。在三等以下的人中间,或许你能拿个冠军。”岁试三等以下就算劣等,要受罚。夏生听了这话,不由得面红耳赤,十分羞愧。
那时,学使某先生正奉命到西安去主持岁试。临行时,他向自己的老师告辞。他的老师是位尚书,西安人。他想老师一定有想提拔的人,于是就极力向老师讨教。正巧尚书要放屁,就把屁股抬了抬。学使以为老师有要事相托,连忙凑上去叩问。尚书说:“没什么,只是下气通。”学使答应着,以为“夏器通”就是老师的心腹,便牢牢地记在心中。学使到了西安,发现县学生员中果然有个夏器通。考试之后,仔细地看了看他的卷子,错误百出,叫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但想到这是老师托付的人,没办法,只好勉强加以评点,列为第一名。张榜以后,考生议论纷纷,个个气愤不平。继而大家想,学使是位有名的翰林,鉴定文章肯定有真知灼见,再说夏器通是个穷书生,绝不可能通什么关节,他写的那种臭文章,竟然被列为优等,真是不可思议。学使任满之后回到京城,把提拔夏器通的事告诉了尚书。尚书茫茫然不知怎么回事,低头想了半天,恍然大悟,笑着说:“你错了!那天我偶尔放了个屁,所以说是下气通,何尝想叫你提拨什么人!”学使这才明白过来,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这事后来传到了西安,县学生员们这才解除了疑惑。唉!因放屁而获取功名,虽然被读书人耻笑,但比起那些用金钱买官的人,还是要好一些。
【总案】 本篇讽刺逢迎者别具心裁。俗称逢迎者为拍马屁,此则拍人屁也。以“下气偶泄”而导致笨蛋夺魁,固属荒唐,但作者却更进一层,认为此“犹愈于满纸铜臭者”,针砭科场黑暗可谓深入腠理。
孙言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