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自五帝已然,三王明知不便,势与情不得不用耳。夏继虞,而诸侯无罪,安得废之?汤放桀,费征伐者十一国,余皆服从,安得而废之?武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其不会者或远或不闻,亦在三分有二之数,安得而废之?使六国尊秦为帝,秦亦不废六国,缘他不肯服,势必毕六王而后已。武王之兴灭继绝,孔子之继绝举废,亦自其先世曾有功德,及灭之,不以其罪言之耳。非谓六师所移及九族无血食者,必求复其国也。故封建不必是,郡县不必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封建自五帝已然,三王明知不便,势与情不得不用耳。夏继虞,而诸侯无罪,安得废之?汤放桀,费征伐者十一国,余皆服从,安得而废之?武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其不会者或远或不闻,亦在三分有二之数,安得而废之?使六国尊秦为帝,秦亦不废六国,缘他不肯服,势必毕六王而后已。武王之兴灭继绝,孔子之继绝举废,亦自其先世曾有功德,及灭之,不以其罪言之耳。非谓六师所移及九族无血食者,必求复其国也。故封建不必是,郡县不必非。郡县者无定之封建,封建者有定之郡县也。

【译文】分封诸侯建立邦国,从五帝时代就是如此,三王明知不便于治理,但碍于势和情,不得不用这种办法罢了。夏朝继承虞朝,诸侯没有罪责,怎么能废除呢?商汤放逐夏桀,需要用武力去征伐的只有十一个诸侯国,其余的都服从了,怎么能废除呢?周武王讨伐商纣,没有约定好日期就赶来相会的有八百个诸侯,没有来会的,或者因为道路遥远,或者没有听到消息,这些诸侯占三分之二,怎么能废除呢?假使六国都尊秦国为帝,秦也不会废除六国,只因为六国不肯服从,势必只能灭掉六国为止。周武王复举已灭亡的诸侯国,为已衰败灭亡的贵族世家寻求继嗣,孔子复举已灭绝的黄帝、尧、舜、夏、商的后代,也是因为其先世曾有功德,灭亡的时候,又不是按他真正的罪名来论处的。并不是被六军消灭掉的、九族都被杀掉无人祭祀的诸侯国一定都要恢复。因此说对封建制也不必说它一定正确,对郡县制也不必一概予以否定。郡县制就是没有固定下来的封建制,封建制就是固定下来的郡县制。

注释

【注释】①封建: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赐给诸侯,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称封建。 ②夏继虞:夏指夏禹,虞指虞舜。舜传位于禹。 ③汤放桀:汤即商汤,商朝的建立者。桀即夏桀,夏代最后的君主,被商汤打败,出奔而死,夏灭亡。《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④武伐纣:武,周武王。纣,殷纣王。《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以东伐纣。” ⑤使六国尊秦为帝:使,假使。六国,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⑥毕:结束,终止。 ⑦武王之兴灭继绝:《论语·尧曰》篇述周武王事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朱熹注:“兴灭继绝,谓封黄帝、尧、舜、夏、商之后。” ⑧孔子之继绝举废:《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子曰:‘……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⑨血食:古代杀牲取血,用以祭祀,故曰血食。此指祭祀其社稷。 ⑩郡县:指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为郡县制度之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