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秋声赋》。

飘零:凋零坠落。

惟物之灵:万物中最灵者。

感:感伤。

劳:劳累,辛劳。

形:身体。

必摇其精:损害他的精神。

【赏析】

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篇感情充沛,意境优美,潇洒而含蓄的抒情名作。写这篇赋时(公元1059年),欧阳修已年满53岁。他从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政治上始终不能有所作为,内心十分苦闷。由于连续纂修《新唐书》工作,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损害,遂以衰病自居。春去秋来,万物摧败,欧阳修在病衰和苦闷中有感于时令更替,秋风萧瑟,秋声凄清,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产生了人生短促、力不从心的悲秋情绪。这种郁结于胸的独特情绪,在《秋声赋》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文中把无形的秋声,写得有声有色、有意有形,从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秋声”形象。这秋声既是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奇妙之声。也是从作者肺腑里喷发出来的悲郁之声。而在这神奇深幽的意境之中,也显示出作者对人生哲理性的独特思索: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意思是:草木没有情感,到了一定季节就凋零飘落了。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又是万物之中最灵性的,各种各样的忧戚刺激着他的心,无数的事情劳累着他的形体,内心受到刺激,必然耗费精力,更何况还要思考他力所不及的问题,担忧他智力达不到的事情。

悲秋是中国历代诗文中一个恒久不衰的主题。草木因秋而衰败,天气因秋而肃杀。秋风骤起,黄叶满地。因此,秋在人们的意识中,往往与人生易老的悲凉感伤连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其思想内涵与悲秋是相通的:宇宙永恒,自然无穷,但生命却是短促的!

然而,草木无情人有情。无情的草木遭到秋气的摧残而凋败,一岁一枯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情感丰富,更能为秋声肃杀而动容,欧阳修说,“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就是这种思想情绪的表达。所以,作者感慨系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的人,比草木更易衰老。因此,人对季节变换十分敏感,“一叶落而知秋”,并由季节的变换进而敏感到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光阴如箭,一去不返,因而很容易内生一种悲怆和凄凉。加之人们还要思考自身力量所办不到的事情,担忧自身智慧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更容易红颜变老,黑发变白了。

但是作者也有自我排解的地方,他说“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认为人感秋悲秋,损害精气,是自我戕害的结果,与秋声无关,不必去怨秋伤秋。从这里,又似乎可以感悟到作者清心寡欲以保天年的老庄思想,以及“庆历新政”失败后郁结在内心深处的一丝淡淡的忧愁。

历代悲秋之作不少,但像《秋声赋》一样,能把复杂无形的秋声,描绘渲染得仿佛张目可见、倾耳可闻的却几乎没有。而从感叹秋声之中,引入人生哲理思考的就更不多见了。

《秋声赋》不仅是宋代抒情散文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发轫之作。宋代文人以文入,以文入词,也以文入赋,给赋这种文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能更加自由地状写物态,抒情达意。《秋声赋》就是这种赋的典范之作,因此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