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出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世界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天下的万事都有开端和结局。知道了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也就接近于做学问的方法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名句解读
世界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天下的万事都有开端和结局。知道了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也就离做学问的正确路径不远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能指导我们的人生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经典故事
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人叫闵损,他的德行能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再娶了妻子,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对他十分不好,到了冬天,两个弟弟都穿棉花做的衣服,而他的衣服里,填充的却是“芦花”。一天,闵损随父出门,为父牵车,因寒冷而把绳子掉落在地上,立刻受到父亲的责骂和鞭打。父亲把他的衣服也打破了,看到芦花从破缝中飞出来,父亲方知他受到了虐待。回家后,父亲要休妻。闵损跪求父亲,说道:“不休,受苦的只有我一人;休了母亲,受苦的就有三个人了。”继母听了,十分感动,从此以后待他如己出,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个普通百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就能构建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一国之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能带领天下百姓创造出一个盛世。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亲尝汤药的故事感动了文武百官,也感动着天下百姓。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由此可见,道德修养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根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温暖的小家和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