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故事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扫坟节。它与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及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是祭祀鬼神、祖先的节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顾名思义,寒食就是吃冷食。

后来,由于两者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成为扫墓祭祖的节日。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便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国君,就设下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迫害,流亡到别的国家。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骊姬派人追杀他。以前跟着重耳出逃的大臣,多数都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个叫介之推。

一天,在逃亡路上,干粮吃完了,重耳饿得晕了过去。介之推便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让重耳吃,重耳才没被饿死。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励精图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执政后,重赏了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却唯独忘了介之推。后来,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这才想起来,不免心中有愧,马上派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使者去了几趟,介之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晋文公来到介之推的家,只见大门紧闭,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原来,介之推不愿意见晋文公,已经背着年迈的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不甘心就这样回去,下令让御林军搜山,结果也没有找到。于是,有人给晋文公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只要大火一起,孝顺的介之推怕伤到母亲,自然会出来的。

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直到熄灭,始终不见介之推出来。众人上山一看,只见介之推紧紧抱着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早已烧成了焦炭。晋文公望着介之推的尸体,痛哭一场,然后叫人安葬。手下拉开介之推的尸体时,发现他的背后有一个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撕下的衣襟,上面用血写着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放在袖子里,然后把母子二人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还在山上修建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止生火点烟,一律吃冷食。临走时,他砍了一截烧焦的柳木,带回去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木屐感叹道:“悲哉足下。”(“足下”一词,从此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尊称)

第二年,晋文公又率领群臣,穿着素服,徒步登上介山,祭奠介之推。走到介之推的坟前,只见那棵被烧得像焦炭一样的老柳树,居然长出了嫩芽绿枝,随风飘舞。晋文公走过去,折了一段柳树枝,编成一个圈,戴在头上。祭扫完毕后,晋文公给这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文公勤政清明,晋国的百姓非常怀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之推,因为他是被火烧死的,每年清明这一天,大家都不忍心烧火,宁愿吃冷食。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老百姓祭奠亲人的节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