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冀州南部,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每座山方圆都有七百里,高有万仞。
在两座大山的正前方,住着一家人,主人是一位快九十岁的老人,模样看上去很老实,被人称为“北山愚公”。由于两座大山挡在前面,因此愚公一家人每次出远门,都必须绕很远的一段路,非常不方便。愚公为这件事感到很苦恼,便召集全家人在一起商量办法,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难题?
他对全家人说:“我们应该将这两座挡路的大山铲平,这样就能够直通豫州南部,到达汉水了。”全家人都对此表示赞成,只有他的妻子还在疑惑,问他:“你的力量太小了,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挖不动,更不用说像太行山和王屋山这样的两座大山了,再说了,你挖出来的石头和泥土,又该堆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挑到渤海的海边,丢掉就可以了。”
于是,全家人说干就干。愚公领着他的独子和独孙,连同他自己一共三个人,挑起担子,将敲下的石头和挖出来的泥土都装进担子里,运到渤海的海滨去倒掉。邻居有一位叫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遗腹子,才六七岁,刚刚换了牙齿,看到他们在劳动,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冬去夏来,整整过了一年,祖孙三人才从渤海与家之间走了一个来回。
愚公有一位朋友,名叫河曲智叟,自以为很聪明,对他的举动不以为然,笑着跑来劝愚公:“你啊,真是笨到家了。像你这样没有多少年岁可活的人,只剩下了一丁点的力气,连大山的一根毫毛也动不了,更不用说搬走这么多的泥块和石头了。”
愚公听了,长叹一声,说道:“老朋友,本来以为你很聪明,没想到就连邻居家的孤儿寡母都比不上。听我给你讲讲,虽然我活着的时候不能搬走这两座大山,可是我死了后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再生儿子,儿子又会有孙子。这样一来,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呢?却不会增加一点儿高度,这样一代代搬下去,怎么可能会铲不平呢?”
那位聪明的智叟,竟然被愚公说得哑口无言。
愚公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好被一位手里握着蛇的天神听到了,天神担心他一家人继续这样挖下去,迟子会把两座大山铲平,连忙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精神和信念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下凡去,一人背着一座大山,搬到了朔州东部和雍州南部放下来。
从此以后,从冀州南部到汉水之间,就成了平原,畅通无阻,再也没有大山的阻碍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