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庞守英
长篇小说。作者张洁。原载《十月》1981年第4、5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单行本,经作者修改后,1984年7月出版单行本第2版。作品描写的是1979年冬至1980年冬发生在国务院重工业部里的一场复杂的斗争。斗争主要围绕着工业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展开。副部长郑子云、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等,以建设四化的高度责任感和披荆斩棘的精神,探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他们认为中心的环节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全力投入四化建设中去。这就涉及到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郑子云等人主张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科学化,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关心人、爱护人,把工人作为国家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唯命是从的奴隶。那些已经过时的,特别是笼罩着“左”倾阴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而代之以新的、科学的、能够真正发挥其效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他们试图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合理部分,把现代心理学、现代社会学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吸取过来。正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与郑子云、陈咏明等人发生了重大分歧,他们顽固地维护既得的地位权力,坚守陈腐的道德观念,成为新时期改革的主要阻力。在这沉重的氛围下,改革者艰难地起飞、前进。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郑子云、陈咏明是着墨最多的两个主要人物。郑子云为人正派,思想机敏,具有知识分子的气质;陈咏明实事求是,坚毅果断,表现出企业实干家的气魄。作为反对改革的守旧势力,田守诚老谋深算,见风使舵,是一个政治投机商的形象;孔祥以“大老粗”为荣,对知识分子持有固执的偏见和厌恶情绪,体现了小生产者的狭隘心理。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形象,歌颂了有理想、有魄力的改革者,同时也暴露了那些反对社会变革的消极因素,真实地展现了四化建设起步阶段的时代风貌。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哲理性的议论与人物、情节融合在一起,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作品在初版本中有议论过多的现象,第二版时作了一定的修改。这部作品是新时期第一部正面反映四化建设的长篇小说,发表后反响较大,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创作奖。1985年被译成德文,成为联邦德国的畅销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