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龙《当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尹昌龙

中篇小说。作者程乃珊。发表于《文汇月刊》1988年第12期。小说塑造了几个中学外语教师的形象,描述了他们在一天中的主要活动和心理。浩光中学的外语教研室有三个英语老师:翁豪威、赫国华和秦韵佳。现在秦韵佳已经是该中学的教导主任,而赫国华还是任他的教研室组长。翁豪威虽然四十开外的年纪了,但依然很气派、很潇洒。他似乎永远不成熟,永远那么惹人注目。早晨起来,他对着镜中的容光焕发的形象,心里很是满意。他对开始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感。今天他格外兴奋,他的关于中学生外语教学的文章在昨天发表了,他抑制不住喜悦和激动,轻轻哼起了那首《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的曲子。他想他的见报的文章肯定能在老师和同学们当中提高他的威望。他风流倜傥,有一种绅士风度,在中学里总给人有点不正的感觉,甚至像一个花花公子,他为此而感到无奈和窝囊。他要抓住眼前的机会,搞出一套自己的教学理论来。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最烦别人提起文凭了。他虽然也是老教师了,但学历短了一点,就有可能被赶下讲台。他认为能力和学历是两码子事。早晨在公共汽车上,他和秦韵佳偶然相遇。秦韵佳和一帮年轻人发生争执,他替她解了围。秦韵佳是和翁豪威一起分到浩光中学的。她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那首《少女的祈祷》曾经唤醒了她作为少女的全部的感情。她很美,朴素而又庄重。她有一种知识妇女的高贵的气质。还在中学时代,她就一直被认为与普通民众格格不入。在那个革命年代,她的美使她迷惘、自责,她违心地不去接近美,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她总算入团、入党了,并且还当上了学校的领导。但是,到如今,她还是孑然一身。当初翁豪威和她分到了一个学校的时候,她也曾经倾慕于他的潇洒和气派。但领导说她是个要求进步的青年,不应和翁豪威这样不求上进的青年接触。在对翁豪威的恋情和对政治前途的矛盾的痛苦煎熬中,她选择了后者。天下着雨,他和她下了汽车以后,他请她一块儿去坐咖啡屋。她在交谈中有对往日的朦胧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清醒的戒备。他感受到她独特的魅力,但是又扫兴于她的成熟和理智。他觉得她似乎是长着三只眼睛的仙女一样,当两只眼睛沉醉在爱情、欢乐甚至休息的时候,那额正中的第三只眼睛却永运是睁着的。她作为女性的忧郁和温柔往往只是一个瞬间。上午,他到了学校,教研组长赫国华又在数落他的不是了。赫国华像个准确无误地承上启下的机器传送带,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埋在习题堆里去提高考试成绩,而不像翁豪威那样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赫国华是个拘拘谨谨地过日子的人,当然看不惯翁豪威那样洒脱的生活。学校里来了一批大学实习生,秦韵佳从心眼儿里羡慕他们的年轻。她和他们一起听了翁豪威的课。翁豪威的课堂气氛生动而活跃,他并不刻意制造一种严格顶真的气氛,却又在轻松与随和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秦韵佳很欣赏他教学的方法,但是,在老师会上,她又不得不违心地去责怪他一通。为了平衡各方和自身,她感到如此耗神。她不想再强求自己为浩光中学作什么大有成就的努力了,她只求往上爬,只有这条路会给她不尽如意的人生带来尊严和光彩。在浩光中学举办的舞会上,她看着舞姿翩翩的年轻人,看到依然潇洒的翁豪威,她听着那个用绝对的过去时合唱出的那个“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的曲子,她悲哀地闭上了眼睛,感到一切都过去了:青春、热情,连同那个时期的天真、善良和纯真。小说塑造了几个不同的教师形象,风流潇洒的翁豪威与拘谨、认真的赫国华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和人格。小说中的秦韵佳则是一个被不正常教育所异化了的女人。她违背天性地发展了自己,她自身处在一种深刻的异化和分裂中。但是,她最终的选择还是那条无所作为的官路。她和翁豪威年龄上虽然相似,但她的心已经老了,他的心却依然年轻。小说在结构上只以一天的过程为线索,但善于穿插人物的回忆和联想,把过去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全部容纳在一天的经历中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