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大爷湖边义务扫地7年
在简阳市三岔镇有一位93岁高龄的汪林炳,他耳朵灵敏,谈吐清楚,是一位已有5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义务清扫三岔湖边一米多宽的休闲路,已经长达7年之久。
2004年,已经退休多年的汪林炳,被儿子接到了三岔镇居住。闲来无事,老人便经常到三岔湖边去散步。
2005年夏天,在湖边散步的汪林炳感觉很不方便,便俯下身子拔掉了那些很长的杂草。他说:“湖边的休闲路只有一米多宽,两边的野草完全将路面盖住了,下雨根本就没法行走。”
这一幕正好被汪林炳的叔伯兄弟看到,他笑着对汪林炳说:“你这样扯跟狗啃的没有两样,要做就做出个榜样来嘛。”
“对,做就要做好,一定要给群众做一个好榜样。”叔伯兄弟走后,汪林炳立即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并让他给自己送来一把镰刀。
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又开始赶往环湖路,割起路旁的杂草,老人说:“整整干了三天时间,累得我直不起腰来。”
接下来的每一天,老人都要赶往环湖路,开始清扫路面,并且清捡行人扔弃的垃圾。老人十分自豪地说:“这一干,就是整整7年,一年365天,我没有休息一天,现在已经是一个榜样了。”
“每天从家里到环湖路就要走1个多小时。”汪林炳说。虽然从家到环湖路只有1. 5千米,但是93岁高龄的他,加上左眼失明10多年,走路很慢,往返一趟就要2个多小时。
汪林炳的孙子说,汪林炳通常每天凌晨5点钟起床,6点准时出现在环湖路上清扫,“下午再做一次保洁,每天工作都在5小时以上,仅1.5千米长的环湖路就要清扫3个多小时”。
“制作得很简单,扫完就放在路边,下次接着用。”汪林炳说。环湖路上,老人拿出自己制作的扫帚,是用竹枝和几根木棍绑成的。
刚开始,虽然是制作很简单的扫帚,仍有人不断拿走。“后来晓得是我汪老头的,就没人拿了,我就几百元退休补贴,除了自己开销外,还要接济患病的二儿子,为了节约开支,只能找桉树枝或竹枝自己做扫帚,不知道已经用烂了多少把。”
如今,老人还在环湖路沿途设置了一些垃圾筐,散步的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现在越来越少。
2008年,环湖路面打扫干净后,汪林炳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场镇居民到环湖路休闲散步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没建厕所,让一些内急的人觉得非常不方便。于是,老人就萌生了修建一个简易公厕的想法。
他先掏钱请人挖了一个土坑,在环湖路中段的一块开阔地,用水泥、河沙进行硬化。然后让儿子帮忙买来塑料布,将土坑围起来,然后上面撑上一把遮阳伞挡风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面挂上手写的“厕所”的木牌。在厕所搭建成功后,老人还用自制的一些盛水用具,在里面装满从湖里取来的水,以便供方便后的行人洗手。
因为受三岔湖水长期的拍打、冲击,环湖路有长达20米的路面下的土层被不断地冲走,不仅影响环湖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就在今年8月,湖水退去后,汪林炳立即挑来泥土,把原来冲走的那些土层一点点地填满夯实,然后到处收集一些废弃的半截砖头,密密麻麻地砌在土层外面,这样避免了土层再次流失。
虽然活到90多岁,但汪林炳几乎就没有住过院。老人说:“我生活很讲规律,每天都起很早,夏天5点起来,冬天5点半就起来,然后煮早饭吃,再出去散散步。午饭和晚饭都是‘一锅煮’,就是肉、菜、饭煮一锅,加上年轻时经常吃面食,因此身体呈碱性,很健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