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的“至理名言”,它明白地告诉人们: 只有经过困难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转眼,历史的滚滚车轮飞转到今天,作为身处信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肩负着开拓未来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有为振兴中华而自觉磨炼的精神。许多人羡慕日本的称雄与崛起,殊不知这恰是依赖于民族精神的整体弘扬。即使在它已飞黄腾达的今天,仍然注意培养这样的精神。日本的有些幼儿园,不是让孩子们只穿短裤和球鞋,在严寒酷暑中活动吗?这其实就是一种意志的磨炼。中国要想跻身强国之林,也同样要依赖民族精神的整体弘扬。而这“弘扬”的希望,无疑寄托在我们身上。因此,我们不能沉溺于温馨的生活,而要敢于在大风海雨中超越自己! 为振兴中华而自觉磨炼——这就是结论! 磨炼的机会需要自己创造: 严格军训,远足郊外,参加农忙,乃至投入抗洪抢险……这一切,都无疑是对身心发展的极好磨炼。
亲爱的朋友们,社会主义事业磅礴于世界的一天在等待我们去创造! 记取前人的教诲,放眼辉煌的明天,把自己放到浪尖上去摔打,放到焦炉中去锻炼,让我们为华夏之腾飞而自觉磨炼吧!
(南京城区一考生)
【评点】
这是中考优秀答卷。试题如下:
近年来,南京市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注意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炼自己。例如: 军训时,自觉适应严格、紧张、朴素的军营生活;在夏令营活动中,不怕酷暑,不辞劳累;春游秋游不乘车而步行前往;农村同学除积极参加农忙劳动外,还主动抽时间参加公益劳动;去年我市郊县遭受洪灾,许多同学自觉投入抗洪抢险斗争……他们自觉磨炼自己的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
又据外电报道,日本甚至有些幼儿园让孩子只穿短裤和运动鞋在严寒酷暑中活动,他们的家长也支持这种做法。
看了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以《为振兴中华自觉磨炼》为题,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议论文。
这份优秀答卷被评为满分40分。首段引论未挂联试题材料扣去1分,又因书写特佳,加1分,故仍得满分。有三个特点:一,理解材料深切,能从现象看到本质,在和平环境中要找机会自觉磨炼,才能弘扬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二,引述材料作论据,得当有力,评析与引述结合,融入论证,活用了试题提供的原材料;三,语言流畅,言简意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