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解释|信的意思|“信”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信的解释|信的意思|“信”字的基本解释

“信”字是个会意字,意思是凡是人说的话都是真的,也就是诚实、不欺骗的意思。成语有“信誓旦旦”,“信誓”就是真诚的誓言。因为在造字那个时代,民心极其纯朴,人还不会说假话。只要是人说的,就都是真的。

因为诚实,所以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由诚实引申出相信的意思。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意思是说,开始我对于别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古人特别重视“信”。有一次,子贡向孔子问政治,孔子说: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军队,老百姓信任国君,就可以了。子贡说:如果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说:再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但是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国家就不能成立。

对别人的相信达到了非常尊敬的程度,那就是信仰了。比如,信教、信佛之类,就是信仰的意思。

由言语的诚实又引申出物的真实,也就是作为真实的凭证。所以古代做官的人的凭证就叫印信。

由言语的诚实又可以引申出行动的诚实,那就是按期、准时。《吕氏春秋》中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意思是:上天的运行如果不准时,那么年岁的计算就无法进行;大地的运行如果不按期,那么地上的草木就不能顺利生长。

言语真实是好事,它可以取得人们的信赖。但言语真实又可以变成坏事,那就是信口开河,说话不假思索。所以“信”字又有不假思索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意思是说有些人读书还不到百卷,就随便地做起风花雪月的诗来。这是在讽刺那些根底不深、急功近利的文人。说话不假思索叫“信口”,同样道理,走路不假思索就叫“信步”。就是没有目标地漫步行走。

如果言语不是由本人亲口说出,而是由别人转达,那转达的人也叫“信”,这就是使者。使者是传达信息的,因此,信息、消息也可以叫“信”。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一词中说:“雪里已知春信至。”意思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里已经知道了春天要到来的消息。

信息的注入,往往会引起事物的变化。中国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大量的高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此看来,信息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信”字又有了“引导之物”的意思。《天工开物》一书讲到了酿酒的过程,它说:凡是酿酒,“必资麴药成信”,就是一定要借助酒曲成为引导之物,没有酒曲,就是再好的粮食,也酿不成酒。

“书”当“信”讲,一直到唐代还是如此,杜甫有一句著名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是盛唐的作家,所以这里的“家书”就是家信的意思。唐朝中期以后,“信”才有了书信的意思。白居易是中唐的作家,他在一首诗中唱道:“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其中的“书”是动词,书写的意思,其中的“信”就是信件的“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