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的解释|版的意思|“版”字的基本解释
“版”是个形声字。在秦汉以前,“版”一般做名词使用,“版”的本义就是木片、木板。”
古代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中间用土填满,再用木杵夯实。“版”在古代也指这种筑墙用的夹板。《孟子·告子下》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yuè)是商王武丁时的大臣,“筑”是夯土用的杵。这句话的意思是:傅说在从事筑墙的工作中被举荐出来。傅说的“说”字不能读成shuì,也不能读成shuō。
“版”又可指简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木材和竹子一样是古人书写的材料。人们将木材锯成一定的长度,制成狭长的薄板用来写字,这种木版就是木简。竹简和木版在古代各有一定的用途:较长的文章写在竹简上,一百字以内的文章一般写在方版上。《世说新语·方正》记载:“谢送版使王题之。”这是说谢安送木版让王献之题写。
木版除了用来写短文章,先秦时期还用来登记户籍,因而“版”又可指户籍。“版图”本指户籍和地图,现在“版图”则用来指国家的领土和疆域。
“版”由简牍引申为印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雕版,二是用活字版。雕版印刷的版木最常用的是梨木或枣木。方法是,先将文字按照一定的规格写在薄纸上,然后将薄纸反贴在木板上,再用刀子刻出凸起的反字,涂上油墨,铺上纸,用刷子在纸上刷印,这样就成了白底黑字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书籍,比手抄要快很多倍,但是一个页码就要雕一块版,而且雕一次版只能印一种书,费时、费力,又不经济,于是前人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的基本方法是:先制成一个个的单字,然后根据需要用单字排版印刷。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毕昇泥活字版的制作原理。
木活字版印刷在我国元、明、清三代应用很广。方法是:先在纸上写好字样,再将纸样贴在梨木或枣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板上刻字,然后锯开成一个个单字,供排版时使用。在盛行木活字印书的同时,又出现了金属活字印书。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的印刷技术传入中国,成为近代印刷术的主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版印刷的方法也逐渐多种多样,如凸版、凹版、平版等等。当今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的应用,使激光照排成为最先进的排版工艺,印刷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版”字基本用于和印刷有关的词语中,如“排版”、“制版”、“蜡版”、“锌版”、“胶版”、“出版”等等。
“版”和“本”原为两个词,从宋代开始合为一个词,本义是指用雕刻好的木版印制而成的本子,后来指同一本书因编辑、传抄、刻版、排版或装订形式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实物形态。
“原版”指书籍原来的印本,现在也指音像部门原出版的音像制品。“翻版”指翻印的本子,比喻机械的模仿。“盗版”,指书或音像制品未经版权所有者允许而翻印或录制。
“版”又由印版引申为“书籍排印的次数”,如“初版”、“再版”。另外,报纸的页面也叫做“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