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倒持泰阿》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倒持泰阿:dào chí tài ē
词源: 《汉书·梅福传》:”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泰则不然, 张诽谤之, 以为汉欧 (驱)除, 倒持泰阿, 授楚其柄。”
词由:晋成帝委任王凤为大将军后,王凤独揽了朝政。京兆尹王章是个忠良之人, 他看到王氏的猖狂, 便讥刺了王凤, 不久即遭到王凤的杀害。这一来, 群臣都不敢忠谏了。这时, 有个九江寿春人叫梅福的,上书给晋成帝。其中说道: 有识的志士, 是国家的重器。一个君主,能得士就成, 失士就会遭到失败。正如孔子曾经说过的: 要做一件东西, 必须要有锋利的工具。那时的秦国, 正因为反其道而行之, 致使陈涉、项羽伺机发难, 这譬若倒持了泰阿利剑,拿剑柄授给别人,结果自受其害呀。
词义: 倒拿着泰阿宝剑, 把剑柄给了别人。泰阿: 又作“太阿”, 古宝剑名。比喻把权力给别人, 自己反受其害。亦作“倒持干戈”。
书证: 《后汉书·何进传》:“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宋·乐史《绿珠传》:“二子以爱姬示人, 掇丧身之祸。所谓倒持太阿, 授人以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