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跳梁小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跳梁小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跳梁小丑: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词源: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 卑身而伏, 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 不辟高下。”

词由: 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 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 举自家一株大樗(即臭椿) 树为例, 说树的主干臃肿, 小枝多卷曲,不成材,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 以此来讥讽庄子之言:“大而无用, 众所同去。”对此庄子这样回答道:“你难道看不到那野猫吗?曲身伏地,伺机捕捉老鼠,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中了机关, 死在网里。今有牦牛, 体大若垂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可谓是庞然大物了, 但却捕不到老鼠。今你有大树, 担心它没有用处, 为何不把它种在那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呢?将大树种在无所有之野, 它不受任何侵害和干扰, 它可以生长得更加枝叶繁茂, 来往行人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它的阴凉下乘凉或休息,因此,它并不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有什么‘困苦’。”庄子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无为虚谈,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大众)。”这当然也就驳斥了惠施“大而无用”的讥讽。

词义:原指野猫上窜下跳。跳梁:亦作“跳踉”,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形容上窜下跳而无多大能耐的坏家坏。亦作“跳梁”。

书证:《汉书·陈遵传》:“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汉书·萧望之传》:“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后汉书·马援传》:“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