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克勤克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克勤克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克勤克俭:kè qín kè jiǎn

词源:《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词由: 传说在我国古代, 有个部落联盟领袖叫禹。他是部落领袖鲧的儿子。那时, 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成灾, 人们深受其害。部落联盟领袖舜就派大禹去治理洪水。刚结婚不久的禹接受了任务后, 决心治好水患, 为民除害。他高兴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 领导人民疏通江河, 并兴修沟渠, 发展农业。在治水的十三年中,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治服了水患。因治水有功, 被舜选为继承人。起初, 大禹不肯接受,舜对他说:“你是一个贤能的人, 既能勤劳地治国, 又能节俭地持家。”舜死后, 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领袖。

词义: 能勤劳, 能节俭。克: 能。

书证: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克勤克俭, 无怠无荒。”鲁迅《准风月谈·爬和撞》:“这样自然都安分去耕田, 种地, 拣大粪或是坐冷板凳, 克勤克俭, 背着苦恼的命运, 和自然奋斗着, 拚命的爬,爬,爬。”《郑振铎文集》: “他的家庭是一个小田主的家庭, 原来只是流犯, 为了几代的克勤克俭, 由长工而爬上了田主的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