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击钵催诗》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击钵催诗》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击钵催诗:jī bō cuī shī

词源:《宋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萧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词由:南齐的萧子良,是武帝的第二子,封为竟陵王。从小就有雅士风度,性好清尚,而又札才好士,因此各地的才学之士都游集他这里来。萧子良和这些有才学才的人,经常在夜晚聚集在一起,在蜡烛上做上记号,限定时间写一首诗。有天晚上,萧子良说:“蜡烛点烧掉了一寸,做一首四韵诗,怎样?”萧文琰说:“这有什么难处呢?”于是就和丘令楷、江洪几个人,敲打铜钵立韵。铜钵的声音一停止,诗也就写成了,并给在座的人传阅。

词义:南北朝梁朝的萧文琰在敲击铜钵的一刹那就写成了一首四韵诗。催诗:催促之下写成诗篇。比喻诗才高,诗艺强,文思极为敏捷。

书证:宋·陈师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登高能赋属吾齐,不用传杯击钵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