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牡丹·牡丹》咏牡丹鉴赏

唐彦谦

真宰多情巧思新,固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鸦黄作蕊尘。

早在唐代,栽种和观赏牡丹的风气极盛一时,后来,历代的文人雅士,对牡丹也极尽赞美之能事,“富贵花”、“百两金”都是其别称,唐彦谦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写了好几首咏牡丹诗,这里选的一首是其中的佼佼者。

“真宰多情巧思新,固将能事送残春。”多情的造物主能作出精巧的安排,用牡丹花送走了春天。这里写出了牡丹在春夏之间开花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首联用语诙谐,自然流露出喜悦情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巫山神女虽美,能呼风唤雨的事也是徒有其名,倾国倾城的美色,也不能在美女中寻求。“为云为雨”是活用宋玉《高唐赋》中楚王与巫山神女在梦中幽会的故事,说明神女也不能和牡丹相比,为牡丹花的美姿蒙上了一层迷离神奇的色采;“倾国倾城”是用《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中关于北方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记载,形容牡丹花的美远比美人高超。用典富于变化,写法一层比一层深入。

从第三联开始,侧面写牡丹的美丽。开花时,绮丽的彩霞会失去光采;一旦凋谢了,能使牡丹开花的春神也要伤心落泪。尾联紧承上联的后一句,牡丹花凋谢时,嫦娥和婺女都赶来送行,临别时牡丹把花蕊留下作为纪念。全诗写到结尾时,诗人和牡丹之间的感情交流已经达到高潮,构思新奇,写得细腻入微。

这首诗赞美牡丹,但又不从正面写牡丹。绮霞失色,青帝伤神,嫦娥婺女相送,用这些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和神话传说中的美丽形象,从侧面反衬牡丹的美丽,起到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这种手法运用中,诗人巧妙地把牡丹人格化了,便于表达出诗人感情寄托的力量,写法堪称新颖别致,收到了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用典也很成功,这是诗人创作的一大特色。在这之前,写抒情诗是否可以用典是有争议的。钟嵘《诗品》说:“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用事就是用典。钟嵘认为诗是表达情性的,是不能用典的。宋代诗论家说:“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又说“用事精巧”,肯定了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