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出来的糖尿病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气出来的糖尿病

说到糖尿病,笔者想起临床中遇到的一个“特殊”案例。

张女士55岁了,已经有了个小孙子,本来应该含饴弄孙,过幸福的日子了,但家里要拆迁,因为拆迁款和房子问题跟儿媳妇闹起了矛盾,两人基本上天天都“横眉冷对”的。一天张女士吃完饭后就带着小孙子出门遛弯了,路上突然感到口干舌燥、心悸、浑身出虚汗,她眩晕跌倒在邻居家门口。小孙子的哭声引来了邻居和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检查显示张女士得了糖尿病。检查结果让大家都很吃惊:“平时看着好好的,什么都正常,怎么就得了糖尿病?”了解到张女士近期的状况,笔者告诉张女士的家人,她的糖尿病是“气”出来的。虽然这有“吓唬”他们的成分,但是二者确实有着密切相关性。

心情不好?中老年人是易感人群

生气也能“气”出糖尿病?你别不信。我们的身体很复杂,基本上是一环扣一环,这个出问题了就会影响到另一个的功能。这就是中医说的“整体观念”,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包括情绪。就拿糖尿病来说,它的发病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有关,而胰岛素的分泌除了受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影响,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波动也会影响它的分泌量,现代医学还证明其中有很多更为复杂的机制。

还有我们的情绪,大脑的边缘系统就是它的调节器,而大脑边缘系统又有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的功能,也就是说,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这两座“桥梁”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不过这种影响分好坏,笔者这里要说的就是坏的影响——当人总是处于紧张、焦虑、恐惧、受惊吓或者抑郁之类的情绪时,交感神经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保持兴奋,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另外,交感神经跟肾的关系不错,它可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是不是觉得这里的弯弯绕绕很多,都看迷糊了?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一个人若长期处于不良情绪当中,很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糖尿病。同样的道理,这些不良情绪总是“阴魂不散”,还会使得糖尿患者病情随着心情的好坏反复或加重。

在临床中,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良情绪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比较青睐中老年人。其实想想也不奇怪,青年人身强力壮,身体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而中老年人的身体在走滑坡路,分泌功能减退,胰岛B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半年一体检,防患于未然

跟肥胖、血糖高等诱发的糖尿病不同,情绪因素导致的糖尿病,平时看起来并不严重,或者有的人就像张女士一样,基本上没有症状,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爆发”。所以,对年轻人来说,为人子女,应尽量避免让老人生气,以免把老人“气”出病来。不仅如此,还要多关爱老人,陪老人聊天,帮他们排解孤独和苦闷。家里老人脾气比较暴躁的,可以帮老人培养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变得不那么“争强好胜”,变得淡定起来。家里有条件的,最好是每半年给老人安排一次体检,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查必不可少,要知道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可“喜欢”老人这个群体了。

血糖想要“逆袭”?你需要正能量

关于糖尿病,本书的主题围绕“心”,那就从“心”出发,说说我对于“逆袭”糖尿病的一些心得。

都说“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半”,这句话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呢?一是心情不好本身就是糖尿病病发的“导火索”之一,二是身体上的不适会让人变得烦躁、焦虑或者恐惧,三是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精神压力。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怎样才能从不良情绪中逃离出来呢?笔者推荐一个方法——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这个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听起来很高深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拿笔者以前看过的一个寓言故事举例。

两个工匠去卖花盆,路上发生了事故,大部分花盆都打碎了。一个工匠很伤心很郁闷,说:“完了,完了,打碎了这么多花盆,真是倒霉透了!”另一个工匠却说:“还好,还好,还有不少花盆没有打碎,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真是幸运!”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方向来思考,心情却截然不同,这就是“境由心生”!

说完这个故事,笔者不得不再“说教”一下:得了糖尿病,与其唉声叹气、惶惶不安,不如反向思考,告诉自己还好发现得及时,症状还不是特别严重,让心情由“阴”转“晴”。要相信,好的心情能让你变得更有战斗力!

下面还有一些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恢复好心情、获得正能量也很有帮助,可以试试:

“活到老学到老”。买一些有关糖尿病的书,上网查查相关的知识,或者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学习班,多跟病友交流各自的经验体会,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多交朋友、消除孤独感,一举两得。值得强调的是,一定要阅读专业权威书籍,获取专业的知识,不能轻信一些网上的小偏方等,要认识到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让糖尿病一下就治愈了。

放松放松再放松。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或者是在公园的小路上散散步,跟老伴儿在广场上跳跳舞……这些放松运动,都能让你的心情变好。还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是想做但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情绪比较敏感,生病之后可能走不出坏情绪的阴影,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情况,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吃一些稳定神经或有助于调节心情的药物。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行盲目服药!

D型性格的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在上面的小节里,笔者提到了反向调节法,鼓励大家从好的方向去认识糖尿病,但在临床上也常遇到一些非常“纠结”的人,其中一位老大爷给笔者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位老大爷确诊糖尿病有几年了,刚开始出现并发症时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足部水肿,其他指标都正常,但他觉得自己的病情非常严重,坚持要住院。在住院期间,他看到有的病友足部都溃烂了,还有的病友眼睛看不见东西,还听病友说有的人因为糖尿病病发脑出血没抢救过来,等等。这些“遭遇”让他非常惊恐,吃不下睡不着,总想着自己会不会也变成这样,身体上一有不舒服就说自己是不是快完了。他不敢自己待着,要求老伴和孩子每天都陪着他。即使诊断结果显示他恢复得很好,他还是孩子气地认为自己病得很严重了,不愿意出院。

老大爷这种情况其实是典型的D型性格。D型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压力环境下过度反应,容易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依赖性强,而这些都可引起高水平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对糖尿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性格很难改变,特别是像老大爷这样年纪大的人。那怎么办呢?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方法,一般做法就是人为干预。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当外在的事物和场景发生变化时,人的情绪也会发生改变。笔者了解到老大爷喜欢打太极拳,就给他开了一个“方子”——每天至少打30分钟的太极拳,然后交代他的家人天气不错的时候带老大爷去医院附近的公园里打太极拳。在公园里,同龄人的积极乐观感染了老大爷,再加上专心投入地打太极,使他不知不觉中放下医院里的“糟心事儿”。老大爷去公园打了几天太极,加上家人和公园里大爷大妈们的劝说,他“动摇”了住院的想法,最后“半推半就”就出院了。

糖尿病患者不论是哪种性格的,除了保持好心情,还要注意生活上的细节,比如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发热容易使血糖、尿糖升高;饮食控制要合理,每日主食根据劳动强度、体重控制在5~7两(250~350克),不要吃高糖分、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不要熬夜,等等。要注意的方面实在太多,我再啰嗦一下——一定要保持好心情!

管住嘴迈开腿,心情跟着High起来

我们都知道,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应该管住嘴迈开腿,人是身、心合二为一的整体。适当运动不仅能使人强身健体,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起到健心的作用。研究表明,加强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且能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且,运动是消耗过多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千万懒不得。

经常参加各种运动,能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克服对快节奏生活的抵触、怨烦、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障碍,稳定心理情绪,抑制身心紧张;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比如跑马拉松除了锻炼身体,更多的是磨练意志,战胜自我。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而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如果参加的是竞技比赛,在比赛中能够锻炼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心理。

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保健医学研究所也提出,建议在抑郁症的标准治疗中加入体育锻炼。一项研究综述发现,在一个人没有寻求任何其他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锻炼对抑郁症症状的积极影响尤其明显。目前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各种类型的对照因素相比,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抑郁症干预手段。运动作为一种独立治疗的手段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与不干预的情况相比,效果尤其显著。

锻炼为何有助于减轻抑郁和焦虑呢?有证据表明,可能锻炼有益于我们的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解释的原因来支持,研究人员并不完全确定其中的具体机制。这也可能是因为运动会促使我们的大脑释放会使我们感觉良好的神经化学物质,比如内啡肽。

运动能够提高你的自我评价,多做运动使你的身体健康,这反过来又有助于保持你的心理健康。当做一些事情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时,你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提高。

带来更优质的睡眠。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我们调控关系睡眠质量的两个主要机制——昼夜节律和体内平衡节律。所以更有规律的运动意味着更优的睡眠,而更优的睡眠又意味着更好的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增加社交互动,虽然锻炼不一定非得是一项社交活动,但如果你参与其中,也会从其中的社交互动中受益。

选择一种健康的解压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很多方法,而运动绝对是健康的方法之一。它能让你在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除了常见的慢跑、爬山、球类等运动外,大家还可以考虑一下中医传统运动,比如太极拳。目前中国文化被全世界所关注,太极拳已经不是老年人的养生专属了,年轻人如果能够行云流水般地打一套太极拳,也是非常酷的。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历史悠久。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体精神和悦、经络气血畅通、脏腑机能旺盛,达到形神兼修、平静内心的作用。

糖尿病药膳食疗

糖尿病的患者多饮多食,非常容易口渴,那么可以用以下的方子,帮助控制血糖并改善口渴等症状。

糯米桑根茶:糯米(炒黄)、桑根白皮各30~50克,水1大碗,煮至半碗,渴则饮用。可以有效滋阴,改善口渴。

枸杞粳米粥:枸杞子20克,粳米50克,同煮粥食用。

山药粥:山药50~60克(鲜品100~120克),粳米60克。山药洗净切成片,同粳米煮成粥。供四季早餐食用,用于多食易饥饿。

南瓜汤:南瓜1000克切块,加水适量,煮汤后随饭饮用。南瓜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食物,虽然不能直接降低糖尿患者的血糖,但富含的粗纤维能增加饱腹感。

敲胆经好处多

闲暇时还可以敲击胆经进行保健。因为肝气太旺还得靠胆经来疏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敲胆经能促进肝的疏泄功能。而且,敲胆经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消化。每天在两大腿外侧沿胆经循行路线用力敲打即可,时间可在10分钟左右。持之以恒还有瘦腿的功效。

控制血糖,练练易筋经也是极好的选择

中医认为,经络者,处虚实,调百病,决生死。人体的诸多毛病,皆因经络不畅所致。而做好导引,能疏筋骨,通经络,让气血正常运行。

易筋经小孩子练习可以助力筋骨发育,中老年人练习可以解乏。易筋经动作简单易学,只要2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坐久了站起来拉伸一下肩颈,放松一下腰背,经常做,能非常有效地预防颈椎、腰椎的病痛。此外,很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在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吐气等动作进行调节。

和太极拳相比,易筋经只有12个动作,每个动作难度系数也不大,只要“伸伸胳膊,扎个马步”就可以了,做一遍大约20分钟,身体能微微出汗,不受场地限制,活动地盘不大,看电视、听广播时就能练。具体动作不在这里赘述,大家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找到一些教学视频,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起到有效疏筋骨、通经络的作用,对提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对控制血糖,与对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对锻炼者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是一种非常好的门槛比较低的中医养生运动。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