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乞丐!”车夫拉着车,眨眼间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哈佛大学的学子们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学子们知道如何帮助人又不让被帮助的人失去自尊,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拉哈布·萨卡尔是一个天生清高的人,任何时候都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他经常帮助别人,却从不奢求得到别人的任何恩惠。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对“帮助”的看法。
这天,他昂着头,大步走在马德里的街上。他没带伞,但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才走了一会儿,一个人力车夫来到他的身边。
车夫摇着铃铛,殷勤地问道:“先生,您需要车吗?”
这个车夫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目光里似乎包含着乞求的神情。拉哈布转过头,心想:“只有那些没有人性的家伙才以人力车代步。”这是拉哈布坚定不移的观点,他认为让别人侍候自己简直就是犯罪。
拉哈布用粗布缝制的甘地服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连声说道:“不,不,我不要。”说完,他继续走自己的路。
可是,车夫并不放弃,而是一路不停地摇铃,拉着车子跟在他后面。忽然间,拉哈布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也许拉车是这位穷汉唯一的生存手段,如果我不雇用他的车,他岂不是就没有收入?
于是,拉哈布又一次回头看了看那个车夫——天哪,他是那样的面黄肌瘦!拉哈布心里顿时对他生出了怜悯之情。
这时,车夫又摇着铃铛,笑着招呼拉哈布道:“来吧,先生!我送送您,告诉我您要去哪里。”
“去希布塔拉,你要多少钱?”哈拉布终于停下了脚步。
“6便士。”
“好吧,你跟我来!”拉哈布想了想,又继续步行。
“请上车,先生。”车夫催促他。
“跟我走吧!”拉哈布加快了脚步,并没有理会车夫。
就这样,他们走了很久,终于到了希布塔拉。
拉哈布从衣兜里掏出6便士,递给车夫,说:“拿去吧!”
“可您根本没坐车呀。”车夫没有接。
“我从不坐人力车,我认为那是一种犯罪。”拉哈布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车夫的脸上露出愤慨的神情:“啊?可您一开始就该告诉我。”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拉着车子转身走开。
拉哈布高声喊着:“把这钱拿去吧,它是你应得的!”
“我不是乞丐!”车夫拉着车,眨眼间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望着车夫远去的身影,拉哈布伫立良久,茫然若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心灵感悟
故事中的拉哈布直到最后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在施善心,却不知在车夫看来,这是最伤人、最不尊重人的施舍。很多时候,一厢情愿的施舍并不代表着善意,反而是对别人人格的一种残忍践踏。
人生忠告
在日常生活中,好心办坏事的事俯拾皆是,你以为自己是在给予帮助,殊不知无意中就触犯了别人的底线,伤了别人的自尊。孩子,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想得到尊重,不要随便给予施舍,更不要用俯视的眼光去可怜他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