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体验能激发成功潜能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幸福的体验能激发成功潜能

在大多数人看来,成功必然与“含辛茹苦”、“卧薪尝胆”等词语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能够取得成功,很多人都非常自律,甚至对自己有些苛刻。他们不允许自己偷懒、懈怠,即使是偶尔的“放纵”一下;他们不允许自己表露情绪,即使内心已经非常压抑……显然,这些人走入了一个误区——苦难造就英雄与成功。然而,这样做的人或许已经发现,这种做法不仅为难了自己,而且效果甚微。

那些能在生活中不断创造成功的心智成熟的人,往往都是善于给自己好心情和幸福感的人。正如肖恩·埃科尔,这位Good Think公司创始人、The Happiness Advantage 一书的作者、曾经的积极心理学主讲教授所说的那样,“越幸福越成功!”

一次,肖恩·埃科尔给纽约的一家大银行做演讲。在演讲前,肖恩·埃科尔偶然与一位股票交易员谈起了幸福。股票交易员说:“幸福的人都不怎么聪明,他们有好多事都不懂,他们不懂市场的运作过程,不明白公司为何会倒闭……他们根本就不清楚现实的生存法则有多么残酷!如果沉溺其中,没准儿我也会变得不聪明、不成功。”

肖恩·埃科尔认为,这种观点具有普遍性。人类文化认为,智商不高、自欺欺人或浅薄无知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幸福。“无知是福”这一说法由来已久,而现实中那些普遍存在的聪明但不幸福或者成功但不幸福的人似乎也为此提供了佐证。然而,事实上,“幸福与成功相对立”的观点是对幸福的一种误解,是心智不成熟的人的认知。

虽然,在各项对《财富》500强企业的研究中都发现聪明但不幸福、成功但不幸福的人广泛存在,但近十年来的研究越来越明确地表明,这两类人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还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这两类人如果能够幸福,能够提高自己积极情绪的水平,他们将会创造更多或更大的成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潜能——无论是智力、运动能力、艺术才能、创造能力还是生活能力等方面,当个人心理呈现幸福、乐观、积极的状态,而不是消极或感到无所谓的状态时,个人的潜能往往会被发掘并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释放出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化学物质,它能够激活大脑的学习中心,大幅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体一样吸收知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快考试了,但是我们丝毫没有复习,内心充满了焦虑。我们一面焦虑,一面临急抱佛脚。如果幸运,我们或许有可能通过考试,但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通过考试。并且,即使我们通过了考试,那些我们在焦虑状态下学习的知识往往在几天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虽然我们知道那些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可能关系到我们能否找到好工作、能否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不利于我们成功,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以愉悦的心理状态去做事,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对那些让我们愉悦的老歌,我们总是记忆深刻,即使过了数十年仍然不会忘记。这就是幸福体验促进了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又激活了我们大脑的学习系统的缘故。

在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当小孩开心、高兴的时候,他们的空间记忆力将大幅提升,与一般情况相比,他们拼积木的速度最多可以提高50%;与不幸福的医生相比,幸福的医生作出正确诊断的速度要快19%;在销售领域,销售员快乐时的业绩平均比不快乐时的业绩高37%……无一例外地,当人的心理处于积极状态时,其做事的效率会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对于成功来说,幸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幸福所起到的往往不只是促进作用,它更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学家们指出,成功的获得往往只有25%归功于个人的智力和技能,尽管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二者上面,但其实它们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75%的成就则依赖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乐观心态、创造社会支持、将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等因素。

一位叫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心理研究员发现,当个体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时,其大脑会选择“抗争或逃避”来应对外部世界;相反,当个体的心理状态处于十分积极的状态时,其大脑对外界的方式是“拓展和建立”,这使个体往往能够创造新的成功模式并拓宽处理问题的思路。

总的来说,从关于幸福的好处以及积极情绪可以提高做事效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保持幸福是明智的,保持幸福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应该做出的选择;而那些为了成功而将自己修炼得过于理性,拒绝快乐、满足等各种幸福体验的做法是幼稚的,也是错误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