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不如引导——逆反效应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054 强迫不如引导——逆反效应

逆反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反映出人们的什么心理呢?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对外界的情感与行为做出负向心理反应并影响其后续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逆反效应。

强迫要不得

有位家长买到一本中学生励志书,迫不及待地把它推荐给儿子:“这么好的书,你都不愿意读。不读书怎么能进步!”儿子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说:“读书也要强制么!你认为好,你可以读嘛!我还有那么多作业要做。”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争吵逐步升级。夜里12点左右,儿子把门一摔出去了。这位父亲的失误就是他忽视了儿子的逆反心理。

“喂鸡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一次到武汉大学做教育学报告,进教室时怀里抱着一只鸡。听众莫名其妙,不知老先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他一言不发,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起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但是无论如何鸡也不吃米。过了一会儿,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却使劲吃起米来。

转变观念

家长强迫孩子读书,不正是犯了陶先生所说的错误吗?越是独立性强的孩子,如果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被强迫无条件地去做某事,那么就会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表示反抗和愤怒。因此先说服孩子,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事,这样来引导才是最好的方法。

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懂得引导

跟其他人相处也一样,强迫很容易让人反感,形成心理对抗,采取“对着干”的态度,恰当的引导才能让他们愉快地接纳。越是强迫,逆反心理越强;巧妙的引导会比强迫更有效。所以,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应该学会引导,而不是命令或强迫,否则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读故事,懂心理——“文盲风尚”

一次,我去朋友家,碰巧遇上朋友的儿子与其两位大学的同学围着电视机,观看一个交响乐团的演出节目。他们一边看一边评论,一唱一和,真让我大开眼界。

同学甲:开始了,开始了。老头儿(指乐队指挥)出来了。

同学乙:人家都坐在后面,他站在前面干嘛?

同学丙:是啊,手里还拿着一根筷子,穷比划什么?

同学甲:大概在找另外一根筷子。你看,一会儿转向左面说:“谁拿了我的筷子,筷子。”一会儿转向右面说:“谁拿了我的筷子,筷子,筷——子。”

同学乙:你瞧急得,浑身直哆嗦。

同学丙:只有一根筷子当然急了,如果是你,你也急。

同学甲:快看,那个拉钢丝的(指小提琴手)快睡着了,眼睛都闭上了。昨晚上在干么哪?

同学乙:那个吹管子的(指铜笛手)倒是挺卖力气的,你瞧,憋得眼珠子都快出来了。

同学丙:是那根管子不好,漏气,你没看他正忙着堵眼子嘛。

同学甲:何必那么费劲,吹不通就跟旁边那个哥们借根钢丝捅捅算了,死心眼儿,真是!

同学乙:那个敲马桶的(指鼓手)有点不对劲,乱敲,敲错了就用手在马桶上捂一下。

同学丙:其实谁注意他,人家在找筷子哪。

……

三个人就这样边看边评论,表情很严肃。我不敢笑,也插不上话。

终于,演出结束了,电视里那个可怜的老头下台了。

我终于憋不住说了一句:“他想起来了,另外一根筷子一定是丢在家里了。”

没想到三个人一起转过头来,像碰到知己一样看着我,异口同声地说:“哟,您也看懂了!”

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较强,他们往往喜欢对权威、对高雅产生叛逆心理,整天故意读错字,读别字,一副“文盲风尚”。好像不这样就不能显示其“幽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更强,对他们的教育要尤其注意不要强迫他做什么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