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思维
所谓知行思维,就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并在现实中运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关于知行思想,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有论述,即“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知行”,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之一的陆九渊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则主张知行合一。一个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能称得上“善”。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提出的知行思维,更强调要联系实际生活,重视躬行、亲知,发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专注于那些“死”理论。
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
很久以前,南海(今浙江普陀)是人们心目中的佛教圣地,很多外地的和尚都把能去一趟南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川的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你说行不行?”富和尚问:“来回好几千里地,你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的泥盆就行了。”
富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几年以前,我就下决心要租条船到南海去朝圣,但是,凭我的条件,到现在还没能办到。你靠一个破瓶子、一个泥瓦盆就要到南海去?真是白日做梦!”
一年以后,穷和尚从南海回到了原来的寺庙,依然只带着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不过,穷和尚在南海学到了很多知识,回到寺庙后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而那个富和尚,还没有做好准备呢!
哲学家胡绳说:“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无论做什么事,只停留在口头上、思想上而没有行动,都是做不成的。
富和尚,几年之前就在准备去南海,但只是在思想上“准备”,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穷和尚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不管可能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踏踏实实去行动,所以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富和尚的条件要比穷和尚好得多,可是当穷和尚已经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富和尚还在空想。
所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条件差一点,只要知行合一,也能成功;否则条件再怎么优越,也只会像那个富和尚一样。
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畅销书《做自己想做的人》的作者李践就是一个非常强调知行思维的人,他说:“成功需要知行合一。”
成功为什么需要知行合一?十多年前我曾在《中学生学习报》上看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小短文《知与行》,作者刘健龙不仅把知行的关系讲得很生动,也强调了知行不结合的危害。
知与行的关系,是眼睛和腿脚的关系。知是行的眼睛,行是知的腿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引领。
人们走路,腿脚未用,先用眼睛,辨明了路径,然后才好行动。不然的话,轻则摔跤,重则坠崖,免不了要吞咽苦果,因此,知是行的基础和先导,唯有先知而后能行。从另一方面讲,腿脚行进时,眼睛也随而前移,从而使视野更为广阔,认识到更多的东西。因此,行是知的深化和提高。若非行,眼睛固定一处,也就不会有知的深入和发展。陆放翁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读书、学习都不是为了单纯地知,而是为了知后的行、知后的用。否则,只耕地而不播种还有什么意义?可有的同学却不然,只求知不求行,甚至以知为最大满足。根本不知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写作和运用。事实上,“才以学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只读不写或只学不用的结果,不仅得不到深刻理解,久而久之,还将僵化大脑,使其人变成“书橱”。诵读而不写作,学而不知其用,无异于打好井而不抽水。由此,我们是否应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即以我知指导我行、且以我行深化我知呢?
知行合一说来简单做来难,特别是有不少人还对此有不当的认识。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给我们很好的教益。他在文中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传统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这话是有问题的。“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毛主席强调只有经过“行”才能真正地“知”。
同时,毛主席认为,“行”要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毛主席一贯主张“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反对单单只靠本能冲动和“良能”而行动,要求人在行动之前,必须对事物的“真义”有深刻的了解。
哲学家胡绳写过一篇《想和做》的文章,其实讲的也是做事要知行合一,才能成功。
文章批评了一些“空想家”,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同时也不客气指出了一些人“跟牛马一样”,“只顾做事,不动脑筋,只会‘依葫芦画瓢’”。这些人从来不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做事,只是“死做”。
作者进而指出不知行合一的重要及不知行合一的结局。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更重要的,作者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把知行结合起来。
“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读后有智慧
对于“知”与“行”从古代到现在,都还有人讨论它们哪个更重要,宋代朱熹认为:“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其实,这跟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不休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抛开其外在环境是很难得出一个唯一答案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题,这就像《易经》中的阴和阳一样,互相作用,阴多则阳少,反之亦然。
由于时间的界定,使二者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互斥性。有时互相促进,有时则互相限制。“知”与“行”贯穿人的一生,谁也不能抛开它。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有人认为,在学习和工作中,知和行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求“知”,进行思考,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做事的方法;在工作的时候,当然就以“行”为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你的判断和预测是否正确或合理。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使我们走向成熟,提高工作效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