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不如我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翁父不如我父 翁子不如我子

丹徒靳阁老有子不肖,而其子之子却登第。阁老每督责之。曰:“翁父不如我父,翁子不如我子,我何不肖?”阁老大笑而止。

明人冯梦龙先生辑入《古今谭概》中的这则故事,无疑极具感染力,相信谁人读后都会忍俊不禁,而为之开怀一笑。大笑之余,见仁见智,则各有不同。

丹徒靳阁老指的是明代官员丹徒人靳贵。士子靳贵经由考试而进入仕途,从政于明武宗时代。其时正值宦官刘瑾擅权干政,官场上污浊之风甚嚣尘上,靳贵虽然是一介文士,却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坚持不与擅权干政专横跋扈的刘瑾同流合污,在朝中许多趋炎附势之徒纷纷以卖身投靠刘瑾为荣的大背景下,靳贵能做到这一点,实属凤毛麟角。因为颇受明武宗赏识,靳贵后来入阁拜相,做到武英殿大学士,故而被时人尊称之为“靳阁老”。

身为文人宰相,靳贵不仅自己一生好学,手不释卷,对自己的儿子更是严加督责,希望其学有所成,将来能光大家门。可惜他的儿子不争气,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多次名落孙山,始终和举人、进士无缘,这使得阁老大人很是郁闷,于是转而着意栽培自己的孙子。孙子聪颖好学,不负乃翁所望,应试后榜上有名。孙子科举登第令靳阁老无限欢欣,同时对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亦更为急迫,故而经常以孙子为例,责备儿子不肯用功读书。对于父亲一再义正词严的苛责,靳阁老的儿子无言以对,倍感颜面无光。俗话说“物极必反”,在老爷子一次次的苛责声中,儿子头脑中突然灵光闪现,不再随着父亲的思路打转转,而是将自己的祖父拉了进来说事,于是便有了上述令人忍俊不禁的会话。

站在靳阁老儿子的角度来思考,一边是官居高位的老父亲,一边是新科登第的儿子,学无所成的自己夹在翁、孙中间,无论如何都难逃尴尬,比上比下都倍感汗颜,按照寻常的思维定式,在翁、子、孙三代之间,做儿子的如此没出息,只能是除了被动还是被动。父子亲情、血缘关系既不可替代,又不可理喻。“爱之深者责之切”,面对父亲一而再、再而三的督促责备,儿子不仅不能发火,而且没有任何发火的理由。故而要想改变被动,就必须重新设定谈论话题的上限。靳阁老的儿子毕竟是聪明的,他延伸了上限、把自己的祖父即靳阁老的父亲拉进来,作为谈论的逻辑起点,如此一来,靳阁老不再是起点和上限,而和儿子一样成了话题的中间环节,谈论的话题便从原先的“强—弱—强”,变成了现在的“弱—强—弱—强”。经过这么一上延,儿子对靳阁老的反诘便显得振振有词:“翁父不如我父,翁子不如我子,我何不肖?”虽然这种听起来为自己挽回了颜面的反诘仅仅是一种徒有形式的反诘,经不起仔细推敲,却毕竟所讲的是不争的事实,有助于帮助当事人摆脱难以摆脱的窘境。于是乎靳阁老在出乎意料地听到儿子的雄辩之辞时,也只能转而开怀大笑。

宋代诗人黄庭坚写过这么两句诗:“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借用来诠释靳阁老之子延伸谈论话题起点、上限的做法,可谓是比较恰当的。在家居烦恼挥之不去的时候选择出游,心情自然会随之转好;在既定的框架内摆脱不了尴尬,就设法从延伸上限中求得主动。如此做法,虽然不过是一种小智小慧,却也有助于怡人心神,调节心情。

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卷中有一则掌故,说的是老夫少妻之事,其情景模式与靳阁老父子的诘难、反诘难极为相似:

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

在《谐丛》一书的叙述中,故事情节雷同,只是文字略有改动:

卢公暮年丧妻,续弦祝氏,甚少艾。然祝以非偶,每日攒眉。卢见而问曰:“汝得非恨我年大耶?”曰:“非也。”“抑或恨我官卑耶?”曰:“非也。”卢曰:“然则为何?”祝曰:“不恨卢郎年纪大,不恨卢郎官职卑;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见卢郎年少时。”

因老夫少妻所引发的幽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病。对于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古人既对少妻怀有同情心,又不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给予痛快淋漓的鞭笞,故而才有了上述调侃性质的文字。不言而喻,在文人的笔下,崔氏女或祝氏的幽怨中,显然包含了其他的成分。但是从“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或“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见卢郎年少时”的委婉表达中,不难看到和靳阁老儿子近似的思维方式。

常言说:“烦恼无门,唯人所招。”人们招惹莫名烦恼的根由固多,但却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头,或者不会及时调整视角有着极大的关系,有的人甚至为之烦恼终生,却不知病根何在。如上所述,倘若明代靳阁老的儿子在父亲的严词督责面前既穷于应对又不去改变思路,而总是在既定的思维框架中转来转去,则只能长期纠结在“既比不上父亲又不如儿子”的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一旦思路改变,疑窦霍然而去,烦恼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其名著《论衡·逢遇篇》中,讲述了这样一则颇为有趣的故事,尽管王充援引这则故事的本意是阐述他关于机遇问题的见解的,却不妨碍我们拿来作为思路选择问题的参照: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仕宦有时,不可求也。

显而易见,这位生不逢时的周代老夫子牢骚满腹的苦恼就是自找的。和他同时代的人多了去了,为何别人没有被世风的变迁所困惑,唯独他一生生活在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呢?从他伤心不已、动情不已的陈述中不难看出,尽管他一辈子都在不停地追逐世风,但是他的僵化的思维方式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变。

人生在世,不称意者常八九。在特定的无法改变的情形下,确实需要有一点阿Q精神,适时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思维角度和思维路径。“苦恼无门,惟人所召。”“进前担子千斤重,退后阶梯老大宽。”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一个思维角度便可以免去许多无谓的苦恼。就此而言,明代靳阁老的儿子要远比王充所讲述的那位满腹牢骚的周代老夫子要高明得多。既然背着抱着一般沉,为什么不能看开一点,让自己卸下过重的心理负担,通过自我减压,而活得轻松一些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