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多远游》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父母在,多远游

远游不远游,与父母在与不在无关

趁父母健在,早些远游学艺

倘以会游,尽量游远些

“父母在,不远游”,是古时许多中国人爱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父母对儿女说的还是儿女对父母承诺的,是文武百官对普通百姓说的还是普通百姓对文武百官说的,都无可考。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句话不仅从理论上讲不通,就是在实践上也根本不可行。

父母在与不在与应不应该远游无关。从年龄上分析,倘父母健在,儿女的年龄应还年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去远游,何以学成文武技艺,何以立业?翻开一部二十四史,那史家笔下的风流人物,有几个不是远游的,又有几个不是远游中获得成功的?张骞、班超游西域,曹孟德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专程东临碣石,留下著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篇以励后人。况且,自古以来,国人中只要稍谙世事的父母,少有不主张儿女去远游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就是母亲嘱咐儿子去远游的故事,只不过这种事发生在诗中描写的父母身上时,有不少的辛酸罢了。至于哪天父母两腿一伸,不在人世了,儿女少了许多牵挂,更当去远游,则是又一个话题。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句“父母在,不远游”的话都是讲不通的。

要想发展,必须远游。在不少地方的民间,又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人不出门身不贵。”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老是在家呆着,接触到的都是周围一些熟面孔,何以贵之,贵从何来?人看人,最忌讳的,就是近距离、零距离。为什么那些内容为《我在××身边的日子》、《随××左右》的回忆录一出版就被抢售一空,四面八方叫绝叫好?就是因为作者再怎么为尊者讳,也要透露些人性化的东西、真实的东西来。所以,一个人没出门去“染”一水,到彼国那个叫什么“克莱登”的大学去弄一两张硕士、博士文凭,何以被乡里认可?如长处未被人发现,短处被别人掌握着不少,要人模狗样地在家乡、在世上混下去,是十分困难的。

现代社会,更应当远游。今天,偌大一个地球,早因交通、通讯的发展成了小小的一个村。要去周游一趟世界,再也不像当年的哥伦布、麦哲伦那样困难了。很多人都认识到,外面的世界虽然有很多无奈,但更有无限精彩。有哲人讲,过客人生,过程生命。前半句的意思,人生不过是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想起来毫无意义。但后半句的道理,就很深奥了。因为生命所赋予一个人的意义,恰是生命这一过程本身。世上大多数的人,都只不过活上七十来年,但七十年生命,真的是“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抛开那些创造、改写历史进程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讲,即便只是一个小人物,倘一生多跑几个地方,多看几处风景,多交几个朋友,多干几种职业,那其中所能享受到的乐趣,也是与不出门的人完全不同的。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里难”,“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鸡窝狗窝”……这些虽不说都是错误的观念,至少是已经“过时”的论调。古人早就讲:“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唐朝某位大诗人在送友人“远征”时也有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无论是“巾帼”还是“须眉”,哪里黄土不埋人,何必马革裹尸还?只要相信自己最终会长成一颗“大树”,叶落时也不一定非要“归根”不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