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生活中,人们常以“智”和“愚”来区分一个人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对这方面辩证的认识可谓独到,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成语可以印证。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是说聪明人往往表面上愚拙,实际上是“真人不露相”,把真正的大智慧隐藏起来;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则揭示了耍小聪明者必要遭到报应的下场。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做人要“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论语》中讲孔子的弟子颜回“守愚”,深得其老师的喜爱。颜回表面上唯唯诺诺、懵懵懂懂,其实他很用心,所以“课后”他总能把老师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地讲述出来。可见,“若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有些人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是苏轼的观点,他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力辞干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即很多人对于不情愿去做的事,常以“智”“回避之”;有些人有“大勇”,却表现出温和的样子;有些人很“聪敏”,却表现出愚拙的样子;还有些人保全自己的人格,目的是不去做随波逐流之事。这是苏轼对于自己当时的处境发出的感慨,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讲出了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的含义。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位重臣郭德成当任“骁骑”指挥,一天,他应召到宫中,临出宫时,明太祖拿出两锭黄金塞到他的衣袖中,并嘱咐他:“回去以后不要告诉别人。”面对皇上的恩宠,郭德成恭敬地连连谢恩,并将黄金装在自己的靴筒里。
但是,当郭德成走到宫门时,他却换了一副神态,只见他东倒西歪,俨然是一副醉态,快出门时,他又一屁股坐在门槛上,脱下了靴子——靴子里的黄金自然也就露了出来。
守门人一见郭德成的靴子里藏有黄金,立即向皇帝报告。朱元璋见守门人如此大惊小怪,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那是我赏赐给他的。”
有人因此责备郭德成:“皇上对你偏爱,赏给你黄金,嘱咐你不要跟别人讲,可你倒好,反而故意把黄金露出来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对此,郭德成自有道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想想,宫廷之内守卫得如此严密,我身上藏着金子出去,别人岂有不知之理?别人既知,岂不说是我从宫中偷的?到那时,我只怕是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了。再说,我妹妹如今在宫中服侍皇上,我若在宫中出入无阻,皇上知道了心里会怎么想。此事怎么知道不是皇上用以试探我的忠心呢?”
仔细想来,郭德成临出宫门时故意露出黄金,确实是明智之举;而且从朱元璋的为人来看,郭德成的担心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郭德成的这种做法,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当然,除了郭德成,世上“大智若愚”的聪明人数不胜数。很多真正的智者行事未必会大肆张扬,而是“藏巧若拙”。
其实,“大智若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也可是与人相处融洽,坦然地面对种种不愉快的事情的“法宝”,这样做了,生活也才会更快乐。
“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的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大智”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