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孩子出现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当人对于某个方面的承受能力超过极限,他们就会做出相反的行为。超限效应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在适宜的情景与时机下很容易出现,为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避免孩子出现超限效应,教育方法要得当,这样一来,父母才能根据孩子成长的节奏引导孩子,也效率倍增地督促孩子进步。
在有孩子的家庭里,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学习而与孩子发生各种争执和矛盾。特别是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段子就表达了父母对陪孩子写作业的感慨,有人说自己是后妈,有人说自己心脏病发作,还有的人说家里屋顶已经被掀翻。不得不说,这些极端的情况一定意味着孩子已经出现超限效应,所以他们才会对父母的唠叨和督促充耳不闻,并坚持己见要自己想要的自由。
一天,吃完晚饭,又到了写作业的时间。爸爸赶紧拿走手机走出家门,因为他知道家里很快又会上演大战。果然,爸爸还没走到楼下呢,就听到家里传来妈妈的吼声:“快点,磨磨蹭蹭的,什么时候才能写完作业!你吃肉的时候怎么不磨蹭呢,你出去玩的时候怎么动作那么迅速呢?”大丁则一直保持沉默,但是妈妈的训斥声依然传出来,所以爸爸不用问也知道大丁肯定没有按照妈妈说的去做。
最近,大丁不知道怎么了,以往的他非常听话,每天放学都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近来也许是作业太多,大丁写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总是要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开始写作业,而妈妈越是催促,他写作业的速度就越慢。为此,不管是上学放学的路上,还是吃饭的时候,甚至是睡觉之前,妈妈都会叮嘱大丁要快速完成作业,却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母子俩之间的战争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爸爸只好去咨询心理专家。听完爸爸描述的情况,心理专家说:“我建议您和您的爱人先不要过于频繁地管教孩子,显而易见孩子已经出现超限效应了。”“超限效应?”这个名词对于爸爸来说很新鲜,为此他情不自禁重复了一遍。心理医生当即解释:“对,超限效应实际上与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心理医生的解释下,爸爸明白了超限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决定回家告诉妈妈要减少对大丁的啰唆和管教。
果然,爸爸妈妈都强忍着不去唠叨大丁,大丁突然获得自由表现得十分兴奋,也总是挑战爸爸妈妈的极限,故意不完成作业。几天之后,大丁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开始自己管理自己,要求自己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渐渐地,他的自控力不断增强,各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很多孩子都会一提起写作业就头大,为此,作业成为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导火索,也常常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不断。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一则父母要端正态度,记住是引导孩子完成作业,而不要强制和命令孩子完成作业,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养成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也让孩子发现写作业的兴趣。二则作为孩子也应该接纳学习和作业,而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受罪。尽管说写作业是孩子的天职这样的话不够恰当,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的确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为此,孩子对于学习要端正态度,不要总是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要发自内心地接受学习,把学习作为自己喜欢做且乐于做的事情。
不得不说,大部分孩子的作业负担的确过于沉重。很多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不但要上学、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还要上课外班,完成课外班的作业。很多孩子每到周末,比平日里上学还要忙碌,一天的时间里甚至要换好几个地方去上课,回到家里才有时间完成作业。对于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和沉重的负担。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觉得孩子有吃有喝,衣食无忧,无法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压力。换个角度来思考,父母就会发现孩子每天的确很辛苦,也很疲惫,所以就要采取适宜的方式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而不要总是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对于完成作业怀着排斥和抗拒的态度。
当孩子出现超限效应,明智的父母就会三缄其口,从而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父母要记住,作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紧盯着孩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为孩子安排好。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他总会离开父母的身边,总会拥有独立的生活,父母唯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决定权,引导孩子形成自控力,孩子未来才能管理好自己,也才会真正成为人生的主宰。
此外,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还要做到就事论事,绝不揭短。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坏习惯,批评孩子的时候就像在开展忆苦思甜大会,一则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家里多么贫穷,生活条件多么简陋;二则告诉孩子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多多努力;三则有些父母还会把孩子以前犯的错误从头到尾数落一遍。不得不说,父母生活的年代和孩子如今的年代截然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说不定现在的孩子还羡慕父母以前能够自由玩耍呢!此外,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每个人都曾犯过错误,可怕的就是父母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撒手,导致孩子非常尴尬和被动。明智的父母会指出孩子现在的错误,也给予孩子合理改正的建议,而不会以各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刺激孩子,否则只会激怒孩子,也会导致教育的效果更差。任何时候,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恰到好处的教育,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也只有恰到好处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和配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