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细节,就没有创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没有细节,就没有创新

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张瑞敏

细节是创新之源。不注重细节,就没有创新。有些人总是有这样的观念:“创新,始于宏伟的目标,终于倍受瞩目的结果”。于是,他们总是抬头望天,抱怨找不到创新的机会,而不愿意低头走好脚下的路,从小处寻找机会。其实,正是那些他们充耳不闻的细节,往往会成为创新之源。

俗话说,“伟大孕育于平凡之中”。很多看似伟大的创新,也都是在日常细节之中孕育而出,吉列创新刮脸刀片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有一次吉列在外地推销产品,早晨在旅馆的客房里自己剃胡须。天气太热,又急于出去找客户,他勉勉强强地刮好胡须,下巴上已变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他恶狠狠地扔掉剃刀,怨恨地说:“为什么就没有更方便、更锋利的剃刀呢?难道男人活该要遭受这般没完没了的磨难吗?”

吉列在镜子面前沉思:我为什么不能来开发自己所想要的剃刀呢?

一次推销经历给了他一个启示。那时他刚好去推销一家工厂生产的新型瓶塞。这种小小的瓶塞样子很不起眼,价钱也比较低,但很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吉列的推销工作做得很卖力,成绩相当突出,受到老板的赏识。

吉列有点好奇地问老板:“这种并不起眼的瓶塞为什么会这样好销呢?”老板笑眯眯地告诉他:“这种新型瓶塞是‘用完即扔’的一次性产品,消耗得快,自然也卖得快。由于它价格便宜,人们重复购买也觉得能够承受。”这位老板无意中透露的“生意经”,使吉列受到强大的心理冲击。既然“用完即扔”的产品如此受消费者欢迎,为什么自己不能设计一种这样的产品来赚钱呢?没准儿这就是自己事业的起点!

吉列并不是一个空想家,而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他立即买来锉刀、夹钳、薄钢片等工具和材料,关起门来细心地研究和构思。他想,代替刀身的薄刀片可以“用完即扔”,但刀片必须能和刀柄分开。这样,刀片钝了可以更换,刀柄却可以反复使用,剃须刀的成本也会降低,用户才不会有重复购买的心理障碍。

1901年,吉列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这种剃须刀的公司。

细节成就创新。剃须刀不好用,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正因如此,也很少有人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机遇也就从身边溜走了。吉利不仅发现了这个小细节,而且对这个小细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成就了他对刮脸刀的创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谈到创新时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事实上,海尔集团的很多产品创新的创意,也确实是从细节中挖掘出来的。

1996年,一位四川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才发现,这位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泥沙大,当然容易堵塞。服务人员加粗了排水管。顾客感激之余,埋怨自己给海尔添了麻烦,说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不用烦劳海尔人员了。

这个信息令张瑞敏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明一种洗红薯的洗衣机。

1998年4月,这种洗红薯的洗衣机投入批量生产。它不仅具有一般双桶洗衣机的全部功能,还可以洗地瓜、水果甚至蛤蜊,价格也低。首产1万台投放农村市场后,立刻被抢购一空。

对农民投诉洗衣机事件,海尔并不是处理完问题就算结束,而是从更深层次入手,考虑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从洗衣机被堵的细节出发,海尔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并进而将普通的洗衣机进行产品创新,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专门洗红薯的洗衣机。

没有细节,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如果海尔没有对售后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苛求,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专门洗红薯的洗衣机了;同样,如果百度没有对中国文化细节的掌控,没有细节之处的创新,也就不会成就其在中国网络搜索市场的领导地位。

2000年1月1日,当李彦宏与徐勇携120万美元风险99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一脸书生气质的人,会创建中国概念股第一高位股价的公司——2007年11月,百度股价突破400美元,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最高的中国公司。

美国《洛杉矶时报》,道恩·凯米尔勒夫斯基在他的文章中将这一原因归结为“百度以文化优势战胜Google”。他发现,百度按照中国人的网络搜索习惯,让被点击的搜索结果在新的窗口中打开以及提供MP3音乐下载搜索都是百度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谁赢得了细节的成功,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让被点击的搜索结果在新的窗口中打开”及“提供MP3音乐下载搜索”,虽然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很小,但却成了百度在中国市场战胜谷歌的关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