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受罪的高跟鞋:乌托邦式冲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让人受罪的高跟鞋:

乌托邦式冲动

多数女人都愿意穿高跟鞋,除了在一些职业不方便或者不允许穿高跟鞋的单位。基本上,不管个子高矮的女人都穿过高跟鞋。高跟鞋穿着不舒服,走路困难。长期穿高跟鞋,甚至会给脚、膝盖和背部带来损害。可为什么许多女性还是继续穿着高跟鞋呢?简单来说,是因为穿高跟鞋的女性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

高跟鞋诞生于18世纪路易十四王朝的法国。当时,宫里许多年轻貌美的宫女耐不住宫廷生活的寂寞单调,常常溜出宫去参加各种民间的社交活动。路易十四很生气,颁布了一系列宫廷禁令,但仍阻止不了宫女们外出。这时,有人向路易十四献计说,这些宫女之所以能一转身就没了影,关键在于脚下没有羁绊。倘若能想出点子,使她们行动不便,她们就不能轻易出宫了。路易十四听后,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但是采用什么方法呢?用脚镣之类的器具将她们套起来,太缺乏人道,而且对那些娇滴滴的宫女施用刑具,也于心不忍。再说,如果宫廷里到处都是戴着脚镣的宫女,那么宫廷还有什么高雅、文明可言?看来只有在鞋子上做文章。于是,他命令鞋匠设计一种刁钻的鞋子,以整治那些爱溜出去的宫女。当时,法国舞台上的悲剧演员穿的是一种全高型的戏剧鞋,鞋匠从这里得到启发,创造出了后高跟鞋。

当时,路易十四指着一堆造型别致的高跟鞋,令宫女们穿上时,宫女们吓得叫苦连天,千方百计不肯穿,但王命难违,最后只得哭丧着脸穿起了高跟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后,宫女们却又行走自如了。而且,她们发现穿高跟鞋能使身材显得修长优美,竟喜欢上了高跟鞋,非高跟鞋不穿。巴黎的时髦女性见到高跟鞋,大为赞叹,竞相仿效。于是,高跟鞋由宫廷传遍法国,又传遍世界。

高跟鞋最初是男性社会为女性的身体自由所设定的羁绊,之后逐渐地发展为社会大众、甚至女性本身所公认的魅力标志。文化心理指出,这种行为是一种乌托邦式冲动,即“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以提高自己的社会位置”。

对英国金融、报纸和卫生保健领域处于最高职位的500名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七成女性表示,工作中穿高跟鞋会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更有实力,对自己的能力也更有信心。这表明,高跟鞋已经成了职业女性在职场上的自信来源,对于她们更意味着成功。

在《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形容艾莉诺时说:“她有着优雅的肤色,容貌端庄……身材尤其好。”可说到艾莉诺的妹妹,简·奥斯汀却说:“还算俊俏。她的身材,虽说比不上姐姐那么端正,可因为身高有优势,反倒更动人。”高跟鞋除了让女人看起来更高外,还能使女性挺胸翘臀,从而突出女人的外表特征。可见女人忍受高跟鞋是为了突出身高,显得更加美丽。

问题在于,如果所有妇女都穿高跟鞋,这种优势也就齐平了。毕竟,身高只是个相对现象,比别人高几寸当然很好,至少不比别人矮几寸。可见,选择有时是一种特定社会状态下不得已的,一定要做出的决定。可如果所有妇女都穿上高跟鞋好让自己高上几寸,她们之间的相对高度也就恢复了原样,跟大家都穿平底鞋时一样了。如果妇女们能集体决定穿哪种鞋,估计所有人都愿意放弃高跟鞋。可一旦有人穿高跟鞋来获取优势,这一约定就没法维持下去了。因而是否选择勉强自己,适应麻烦的高跟鞋,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