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无求品自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到无求品自高

季先生语录:

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清代林则徐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与他同时代的陈伯崖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他们都强调“无欲”、“无求”,即对待名利能淡然处之,宠辱不惊,顺势而为。

纵观人世凡尘,诚如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一样,名利之心,人皆有之,概莫能外。即便是受到严格、繁琐的戒律的束缚的“出家人”,很多也不能完全超脱。而现实生活中,争名逐利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官场上贪污腐败,学术界的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等,无不属于“有欲”、“有求”的表现。

“有欲”、“有求”乃人之常情,只是,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人,在名利的诱惑面前,会做出以权谋、损公肥私的事,稍有一点小权利,就使诈。更有甚者,贪得无厌,走上贪赃枉法的歧途。生活中,为了名或者利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是肉体的现象也不鲜见。也有人,为了钱财或名利,与人明争暗斗,最终让自己一错再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这,就是欲与求过度、过剩的表现。不但会伤及无辜,败坏社会风气,也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让自己成为名利的囚徒。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古以来,这样的现象都处处可见。因此,古人会感慨: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确如此,不论是从人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还是从因果关系来看,都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而“无求”和“无欲”不正是一种知足的表现吗?正因为知足,所以才不会将自己抛入名利的角逐中,名利面前,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会因眼下自己所拥有的身份、地位、财产、名誉等而感到满足。无欲无求,身轻天下。俗话说,“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由此可见,无欲无求的知足心态,是非常可贵的。

从前有一个乞丐,有一次偶然在山中拾到一块金子,亲朋好友听闻这件事,都前来祝贺。他却没有一点喜色,愁眉不展地说:“人家都说这山中有三块金子,我才捡到其中一块,那两块到底在哪里呢?唉!我怎么找都找不到!愁死我了。”

这就是不知足的表现。原本没有金子,因此对金子日思夜想,终于偶然捡到了一块,按理说,应该高兴才是,而他,却因为没有捡到另外两块而忧愁。试问,要是这个捡到金子的人懂得知足的道理,他还会在贪欲中愁苦吗?而他的贪心,正是那面折射他个人品格中瑕疵的明镜。殊不知,知足常乐,人若无求品自高。否则,必将成为名利的俘虏。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一个渔夫在鱼塘里钓鱼,一名书生路过便向其请教钓鱼的技巧。渔夫告诉他说:小鱼饵只能钓小鱼,大鱼根本不理它。听毕,书生便把鱼饵做成小乳猪那么大,果然,大鱼立即就上钩了。书生望着自己钓上来的大鱼,非常感慨地说:“鱼儿啊,鱼塘里的小鱼小虾你一辈子都吃不完,可你偏偏却要吃大鱼饵,结果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你这是为贪欲而死啊!”

的确,倘若那大鱼懂得知足,不求大鱼饵,便能一辈子潜翔水底,畅游不息,怡然自得。而它贪吃大鱼饵,结果被人类钓上岸,成为人类的“盘中餐”、“腹中物”。导致这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本身的贪欲啊。

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表明,名利面前,知足者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季先生会奉劝人们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以“知足常乐”医治自己的贪欲。做一个如陶潜般挣脱名利的束缚与摆弄,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人,如此一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宠辱不惊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季先生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他能满足于自己已有的名利,不刻意去追求更多的名与利,更不会因为名利而丢失自己的信念与原则,相反,他谦虚地认为自己算不得“学术泰斗”,评不上“国学大师”,更谈不上“国宝”,公然请辞这样的冠冕。而从中,季先生高尚的品格也更令人敬佩。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所言与所行。若非君子,难以匹及。

人生中,我们应当懂得“人若无求品自高”的道理。名利面前,更应如此。保持“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与“宠辱不惊”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品行,铸就美满人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