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畔挽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3718】墓畔挽歌

(〔英〕托马斯•格雷著,文爱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4万字,2018年1月第1版,68元)

△格雷以个人的情感和亲身经历,对死亡和生命的奥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纵观全诗,内容已明显超越了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而是通过对乡村墓地的描写,表达对下层默默无闻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他们纯朴善良品质的赞扬,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的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诗探讨了死亡和生命这两个沉重的话题。诗充分体现了民主思想。

○因为“它凝聚了人类社会中绵延至今的一种情绪,并以完美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情绪,具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墓畔挽歌》已成为百余年来英文世界的必读书。

○托马斯•格雷(1716—1771),是英国18世纪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墓畔派”代表人物。墓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描写死亡和哀挽的诗人。

○晚霞,敲击了离别的丧钟,低哞的牛群,在草地上悠然回响,归家的农夫,拖着疲惫的脚步离去,这世界剩下的唯有黄昏伴我的幽冥。……

莫让野心鄙夷他们的辛苦,嘲弄他们朴实的快乐,以及卑微的运道;也不要让显贵带着讥讽的嘲笑去聆听穷苦人短暂而简朴的人生。……

他慷慨大方,灵魂虔诚,上天也同样,以慷慨回报他:他把拥有的一切全部献给了悲伤,哪怕是一滴泪珠,而在天堂之地,他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挚友。……

○《墓畔挽歌》用自然的语言揭示了命运残酷的现实:人生除了死亡没有第二个结局。它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其在文学史上地位超过了任何一首英文诗,它恬静的气息,闪烁着太阳般温暖动人的光芒。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