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路易·阿拉贡·艾尔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路易·阿拉贡(1897—1982)是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他是个私生子,其父路易·安德里约是个议员,曾担任巴黎警察局长和法国驻马德里大使之职,为了掩饰丑闻,他命令阿拉贡的母亲玛格丽特把他当弟弟,因此,直到很久以后,阿拉贡才知道姐姐玛格丽特原来是他母亲,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伤。阿拉贡在学校里成绩优异,于1915年通过中学毕业会考。他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从七、八岁就开始写小说,诗歌。他遵母命在大学里学医,结识了后来成为超现实主义领袖的安德烈·布勒东。一次大战后,他与布勒东、苏波一起创办《文学》杂志,开始漫长的文学生涯。他积极参加超现实主义创作活动,先后发表诗集《欢乐之火》 (1920),《永动集》 (1925)和小说《阿尼塞或全貌》 (1921),《巴黎的土包子》(1926)。1927年,阿拉贡加入法国共产党,结识来自苏联的女作家艾尔莎·特里奥莱,多次访问苏联。1931年因发表《红色阵线》一诗而与超现实主义旧友决裂。三十年代主要从事新闻和社会活动,开始发表多卷小说《真实的世界》。二次大战中他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这激起了诗人的诗情,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断肠集》(1941),《艾尔莎的眼睛》 (1942),《蜡像馆》(1943),《法兰西晨号》(1945)等。战后,阿拉贡的诗作转向爱情领域,有《眼睛与记忆》(1954),《艾尔莎》(1959),《艾尔莎的迷狂者》(1963)等诗集问世。在小说方面,除完成《真实的世界》 (共五部)之外,还著有历史小说 《受难周》 (1958)和新小说《处死》(1965) ,《布朗什或遗忘》 (1967) ,《昂里· 马蒂斯,小说》(1971) ,《对剧/小说》 (1974)等。阿拉贡的创作异常丰富,在诗歌、小说及评论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二十世纪所有重大事件紧密相联,因此在他逝世之后,法国报界有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雨果”。
内容概要 我要告诉你一个大秘密时光就是你/时光是女人/需要人对它献殷勤围坐在它脚下/时光象一件要解开的连衣裙/象一瀑无边的长发/被人梳理/象一面蒙上水汽又被擦亮的镜子/时光就是你在黎明时睡去而我却苏酸/你就象一把穿透我咽喉的利刃/哦时光不肯流逝这痛苦我无法表述/时光停留好似一块青紫的淤血/这比那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更糟糕/比你那饥渴的眼神更难忍受/我知道不应该破除那奇妙的魔法/更不应该把你当作陌生女人/捉摸不定/头脑在别处而心已飞向另一个世纪/上帝呀词语该多么笨拙无力就是这样/我的爱已超越快乐我的爱如今已无法企及/你在我时钟般的太阳穴上跳动/倘若你不呼吸我也窒息/你的脚步在我肉体上行和休憩我将告诉你一个大秘密一切话语/在我唇边犹如求乞的贫妇/为你的双手乞求穷困一种在你眼光下变暗的物体/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诉说我爱你/尽管没有如挂在你脖子上的水晶般的词句/别为我平庸的谈吐生气它就象/水滴入火中发出令人不悦的声响 我将告诉你一个大秘密/我不善谈论与你酷肖的时光/我不善谈论你我仿佛就是/火车开走后还在车站月台上/长久地挥动手臂的人们/手腕在泪水的重压下渐渐低垂 我将告诉你一个大秘密我惧怕你/怕你那在黄昏时独倚窗前的神态/怕你做出的动作怕你未说出的话语/我惧怕既迅捷又迟缓的时光我怕你/我将告诉你一个大秘密关上门吧/死比爱要容易百倍/这就是为什么我宁愿吃苦也要去体验/我的爱
我的爱别说什么让这几个字沉入幽寂/就象一块在我双掌中长久磨润的石头/一块灵敏而沉滞的石头/一块在我们生命中下坠的深沉的石头/在这漫长的路途中它遇到的只有黑沉的深渊/这无尽的路途阒寂无声只有时间流逝/听不到任何遥远河水的流淌恐怖产生了/没有物体被击打没有任何板壁的颤动/宇宙中仅剩下等待于是我拿起你的手/没有回声它沉下去我枉自张开耳朵/甚至没有一声叹息一丝音响/它越是往下沉落黑暗便愈是浓密/晕眩愈是增长黑夜来得愈是迅速/只剩下疾沉的重量不可感知的/失落的歌/神奇消失了带走了被撞得粉碎/也许木已成舟 不 爱情还没有/最终的溃灭也许毋庸置疑/可无休无止的延期却令人难忍难熬 一块石头或一颗心一个完美的物体/一个完结了的然而是活生生的物体/越是落得远它越不象是一块石头/呵时空颠倒的深渊猎物随阴影扑向鸟雀/一块与其他石头无异的石头/已经对一切都感厌倦终于变为一座坟墓 听啊听啊从那石井栏上/似乎升起的不是呼喊碰撞或碎裂/而是在苍白清纯背景上的一束光亮/模糊而旋转不定似乎受到惊吓/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幽灵/也许是我们自身最终的色彩 好象一切突来的东西和一切可能的存在/都得到了解释因为某个/飘然而入的人物揭开了窗帘 而那块石头继续在幽邃的星空中坠落 我现在明白我为什么降生在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人们会添盐加醋地传诵我的故事/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某个夜晚在一所穷人房屋中流传的漂亮假像/我现在明白我为什么降生而那块石头正在云雾溟濛中下降/在这低沉的天空中哪里是上哪里是下 我说过的一切做过的一切我曾显出的样子/都是正在死去的叶片给树留下的只是光秃的枝干/冬天的真相再明显不过/人的命运都象一点星火任何人都不过/是一只蜉蝣而我仅比别人幸运一点/我的骄傲就在于曾经爱过 仅此而已 石头深深地溅入行星的浮灰之中/我不过是一点泼洒的红酒而酒/却证明我曾在暗弱的拂晓迷醉 仅此而已 我降生就是为了我道出过的这几个字 我的爱
我朝你走来就象江水朝大海流去/我把河流和高山都祭献给你/为了你我抛却一切我的朋友我的童年/我生命的每一滴水都溶入了你无尽的盐分/你的光采驱散了我的荣耀/你控制了我的血液我的梦幻我的狂放/我把记忆交给你象扔掉一个发卷/只有你的雪花漫天飘来我才能入睡/我拉开床单赶走了马路天使/我很久以来就放弃了我喜好的传奇/那里边有韩波克洛斯和杜卡斯/瓦尔莫在子夜时哭泣/内瓦尔的琴弦已断/击中莱蒙托夫的子弹穿过我的心脏/这颗心在你脚下碎裂/东一块西一块/仿佛森林里刮起一阵爱情的飓风/我是一粒清晨被人扫出屋子的灰尘/白天里又不露形迹飘回屋里/常春藤悄悄地自生自长/直到人们将它削断保持原样/我是你脚下踩坏的石板/是在老地方等着你坐下的椅子/是你把滚烫的前额贴在上面凝望空虚的玻璃窗/是与你朝夕相处的简装小说/是一封拆开后忘了阅读的信件/是一个被打断的无关紧要的句子/是你穿过房间时发出的震颤/是你身后留下的一股清香/一旦你出门了我就象你的镜子一样感到悲伤
作品鉴赏 《艾尔莎》是路易·阿拉贡爱情诗集中的代表作。早在超现实主义时期,阿拉贡就写道:“在我看来,一切超验精神都诞生于爱情。爱情是它的源泉,因此我再也不愿走出这座迷人的森林。”他认为,爱情是一种现实与神奇相融合的情感状态,它能使人从感官的快乐中获取一种真正的想象力和心灵的富足,情欲的旅行往往能通达到一个“玄学的”奇异国度。二十年代末,阿拉贡在创作上走入死胡同,爱情上也遭受打击,是艾尔莎·特里奥莱给了他重新振作的力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艾尔莎,阿拉贡永远也不会具备那些使他成为当代伟大诗人之一的恒心和道德力量。在《艾尔莎》这个集子中,艾尔莎已经不仅仅是他的终身伴侣,她变成了一种象征或符号,代表着抽象的“女性”。《艾尔莎》 中既有阿拉贡超现实主义时期放纵不羁的风格,也融会了法国传统诗中严谨深沉的成分。这些诗仿佛是一种呼喊,一种阵痛中的呼喊,一种从占有的欢乐与失去的忧虑这个矛盾中喷发出的痛苦呼喊:“我不善谈论你我仿佛就是/火车开走后还在车站月台上/长久地挥动手臂的人们/手腕在泪水的重压下渐渐低垂”。诗人忘情地描写一看到他心爱的女子、一触摸到她的衣裙时就从内心产生出的柔情:“我触摸到你一切重新开始/一切重又产生价值/产生光亮和热情/一切重又有了力量和意义”。诗人害怕与他的心上人分离,他将自己比作大地,将艾尔莎比作玫瑰:“哦我是大地/最终会献给你这玫瑰”。诗人还意识到爱情是世上最为脆弱的东西,因为它受到“流逝的时光、肉体的病痛、误会、他人、事件、分离以及贫困的威胁”。而人绝不会永远停留在现时,他必然逐渐被未来所吞噬:“时光这个有三面的镜子/它的遮板已垂下/未来和过去在消逝/我在里边看见现时正将我屠杀。”然而阿拉贡丝毫也不悲观,他说:“必须勇敢地面对虚无以战胜它。“他用语言作为武器,通过歌唱艾尔莎,歌唱爱情,以超越那不可挽回的衰老和死亡:“我降失就是为了我道出过的这几个字 我的爱。”诗人想用他与艾尔莎之间的爱来为未来的情侣们树立一个榜样,尽管他也明白,一旦他永远沉入虚无之中,这不过是一种安慰罢了,他还是梦想让艾尔莎作为一个永恒的形象在赋予他以灵感之后还能够照亮一代代的后人。《艾尔莎》中除了描写爱情的狂热和欲望之外,还写了爱情中的嫉妒。对于诗人来说,艾尔莎有她自己的生活空间,有他进不去的世界:“你在做梦眼睛睁得大大的/在你眼前你究竟梦到什么/我却丝毫也不知晓/你的王国是一个没有通路的国度/我领不到进入其中的护照。”嫉妒,在这里实际上就是一种想要完全占有恋爱对象的渴求,它有时证明了精神欲望的强烈程度,嫉妒感可以说是一种纯洁的隐痛,一种男人与女人完全相互融合的愿望,以及由于这种愿望无法实现而给爱情幸福带来的一丝哀愁。这种深藏在意识中的潜在忧虑能使亲密之谊的感受变得更加宝贵,使人渴望亲密的关系永远圆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嫉妒其实是爱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阿拉贡认为,若要爱大众,首先必须爱一个女人,走出自私的圈子: 爱成为一切社会信仰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女人才能为生命赋予意义。诗人将艾尔莎尊为偶像,但这是一尊使他感到肩负人类使命的偶像,而不是象基督教信徒的那样将他们的命运交付给一个虚幻的神灵——上帝:“我是一切宗教的叛教者/一切具有生死价值的东西在你面前都一钱不值/看啊我的膝盖因跪在你面前祈祷而磨出鲜血/我的眼睛对于不是来自你那里的光亮视而不见/不是发自你嘴里的呻吟我都听不见。”阿拉贡的这种爱情观似乎具有宗教的色彩,他试图将人们对于上帝的神秘之爱转向对于女人之爱。《艾尔莎》发表于1959年,此时诗人的诗艺已臻炉火纯青的境地。这部诗集非常成功地将传统诗律与一种对于词和韵的现代处理手法结合起来了。诗人认为,必须创造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既要考虑到法国读者对于传统诗法的口味,又要探索一些能与传统融洽相处的现代手法。《艾尔莎》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是自由体,没有固定的音节,没有韵脚,甚至没有标点。其中有一部分还别出心裁,写成剧本式的散文形式。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诗,虽然也取消了标点,但却保留了法国传统格律诗的形式,比如八音节诗,韵脚有叠韵,交叉韵等。阿拉贡的这种探索为法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