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 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寄左省杜拾遗

岑 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岑参,本书卷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已介绍。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至乾元元年(758)初,时杜甫任左拾遗,岑参任右补阙,同为谏官。杜甫有《答岑补阙见赠》,当为此诗和作,可参看。“左省”,见本卷杜甫《春宿左省》注。

前四句写事。起句写同朝,“联步”,两人同行,即一道上朝。“趋”,小步快走,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丹陛”,宫殿前的红色台阶。次句写退朝时分归不同的部门。“分曹”,古代官署分部门治事,称为分曹。杜甫任左拾遗,属中书省;而岑参任右补阙,属门下省。退朝后回到各自的部门办公,所以称分曹。“紫薇”,本书卷二周必大《入直》、白居易《直中书省》已介绍。中书省按传统种植紫薇花,“限紫薇”是说自己为紫薇花所限制,不能到中书省上班。

第三句写上朝的情况,清晨跟随皇帝的仪仗队入朝,“天仗”指皇帝的仪仗队。第四句写退朝的情况,黄昏时沾染了一点皇宫里的香气返回。诗中使用了“天仗”、“御香”,以及“丹陛”、“紫薇”这样一些表示尊荣、显贵的辞藻,作者似乎在沾沾自喜,实际上透过这些表面文章,我们见到的是朝官们过着的是一些单调、无聊、刻板、无所作为、死气沉沉的生活。

后四句寄情。第五句自叹老大。岑参出身名门,进士出身,天宝间曾两度出塞,任节度府掌书记、节度判官,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身历安史之乱,回朝任右补阙,本想大有作为,于是屡上封章,但是未被采纳,因而很自然地感叹老大无成,光阴虚度。“花落”显然指青春凋谢,岁月流逝。第六句羡慕朝中其他人青云直上,其中也不无打趣杜甫的意思,因为从杜甫《春宿左省》一诗来看,他正忙着提意见,希望有所作为。

尾联说因为朝廷无阙可补,所以谏书稀少。实际上是说提意见没有用,反而受到打击,所以谏官也就不提意见了。实际上岑参是喜欢提意见的,他在《行军二首》中说:“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所以他在担任谏官以后,提了不少意见,结果被调离了谏官的岗位,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他对权贵的不满在他的诗中也有鲜明的反映,如他在《送刘秘书》一诗中说:“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所以此诗确实是有感而发。“圣朝”,圣明的朝代,是表面上颂扬当朝的话。“阙事”,缺点。“谏书”,向皇帝提意见的公文。

如前所述,在中央政府机构写的诗,通常都写一些歌功颂德、感恩戴德的话,这首诗却敢于对皇帝和权佞说上一些讽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的情绪,这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当然为了保护自己,诗人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方法,寓贬于褒,颇耐人寻味,这也构成了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