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张说,卷一《蜀道后期》已介绍。玄宗开元元年(713)因参与决策诛太平公主有功,任检校中书令,封燕国公。同年十二月为姚崇所构,贬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开元三年(715)四月,除岳州刺史。五年(717)二月,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六年(718),迁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八年(720),改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持节天兵军节度大使。《幽州夜饮》诗当作于张说任职幽州期间。
首联扣题写幽州之夜。起句写幽州之夜,幽州地处北方,入秋后本来就寒冷,夜晚更加寒冷,幽州的风雨之夜当然就格外寒冷。次句写诗人听到风声、雨声,以及风雨掠过树林所发出的声音的感觉,一是“寒”,二是“萧瑟”,可见身体觉得寒冷,内心感到萧瑟。
颔联承上入题写“夜饮”。三句写宴会,“正有”说明宴会恰好是自己所需要的,“高堂”指高大宽敞的厅堂,说明宴会的环境也很好。显然,参加这样的宴会可以驱赶寒冷,也可以驱赶忧愁与寂寞。四句特别强调还能使人暂时忘掉迟暮之心。“迟暮”,岁暮,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也指人进入老年阶段。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是说害怕君子年老而不为君主所重视,“迟暮心”即暗用此意。
颈联承上写宴会上的文艺表演。五句强调军中特别适合表演剑舞,《史记·项羽本纪》记述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可见剑舞起源甚早,唐代也非常盛行,杜甫就写过《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可见剑舞还是颇受欢迎的。六句强调边塞特别注重胡笳演奏的乐曲。“笳”即胡笳,汉末蔡文姬写过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指出:“胡笳本是出胡中。”其民族和地域特色与边塞生活相吻合,其音调特别容易引起边塞将士的共鸣。
尾联写对幽州夜宴的感想:如果不作边城的将帅,哪里能体会君王的知遇之恩是多么的深呢?这是表面文章,诗人实际上是希望重新获得君王眷顾,脱离边塞,重新回到京城当朝官,只不过说得比较委婉而已,如果我们将尾联与第四句联系起来看,其用意是不难理解的。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首诗的理解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此诗就是一个例子。譬如颔联,我们可以理解成这盛大的宴会,能让我暂时忘掉自己已经衰老了,句末用句号。如清叶蓁《唐诗意》说:“乐处已忘其老,而不忘其君,此正小雅。”也可以理解成虽有这盛大的宴会,我的迟暮之心也是难以忘掉的,则句末用问号或感叹号。如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三二说:“此有不乐居边意。言因夜雨而命酒高堂,足自适也,然不能忘迟暮之心。”再如颈联,我们可以理解为肯定的意思,军中就适宜剑舞,边塞就应注重笳音。如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七说:“言军中宜于剑舞,非剑则不相宜。塞上重于笳音,非塞则笳亦不重耳。”也可以理解为否定的意思,在军中只能见到剑舞,在塞外只能听到笳音,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都欣赏不到了。尾联也可以表面理解为如果不作边城的将帅,谁又能体会到君王的恩遇呢?如清胡本渊《唐诗近体》说:“结法后唯老杜有之,边将宜作是想。”清顾安《唐律消夏录》也批评道:“边塞之地,迟暮之年,风雨之夜,如此苦境,强说恩遇,其心伪矣。”但是也有人探索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如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七分析道:“此以感恩作反结。言舞剑闻笳,边城将才有此境。我如不作边城将,当此苦况,谁知昔日在朝恩遇之深?总因心中不乐幽州,故以昔时恩遇反形出边城今日之苦也。”这样看来,张说写此诗别有用意,也就不一定虚伪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