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昌龄《从军行·一、二、四》写作背景、诗人思想感情?

作者:王昌龄 栏目:王昌龄诗集 2020-05-06 12:32:50

解读王昌龄《从军行·一、二、四》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⑤。撩乱边愁听不尽⑥,高高秋月照长城。

青海长云暗雪山⑦,孤城遥望玉门关⑧。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⑨。

注释

①烽火:古代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烽火。百尺楼,即置烽火的戍楼。

②海风秋:从青海湖上吹来阵阵带着秋意的寒风。

③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旧题。《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

④“无那”句:谓因笛声而触动相思。无那,同“无奈”,无可奈何的意思。金闺,这里指住在华美闺房里的少妇。

⑤总是:都是。

⑥撩乱:心绪烦乱。

⑦“青海”句:谓青海湖上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唐朝和吐蕃经常在青海湖一带发生战争。

⑧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

⑨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同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前17),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这里借用典故,意指消灭敌人。

赏析

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都是写边关征战生活。他擅长思致缜密、讲究作法的七绝,为了弥补反映复杂内容时短章的局限,就创作出了这种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这里选了王昌龄这组《从军行》中的第一、二、四首。

《从军行》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了边塞诗的不同题材内容,有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边愁,有面对惨烈战争时的激情与悲壮。第一、二首都是写边愁,但写法又有特色。第一首先写征人独坐在黄昏的烽火台上,思念着万里之遥的闺中人,而悲凉的羌笛声更加重了这种思念之情,这时作者转过一层,从征人想象中的闺中人来着笔,写闺中人似乎听到了羌笛声,却不能飞越万里关山,所以愁绪万端。这样诗歌就把万里之遥的边关与金闺放在同一个画面中,以视境的空阔反衬天人远隔的无奈,同时也在同一首诗中有了征夫和怨妇两个视角,显得很有立体感。第二首开篇就写乐声,写由乐声引发无限的离情别意,到了第三句,这种沉浸在悲凉乐声中的伤感之情渐积渐多而达到高潮,第四句似乎已经无法再写下去了,作者却突然宕开一笔,以月照长城的景语结束,从前三句的琵琶边愁到最后一句的月照长城,前三句为情语,最后一句为景语,语脉断而意脉不断,将情与景完美融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令人回味悠长。

对于第三首所表现的情感有两种理解,这种理解的不同主要来自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种是认为不击破敌人绝不回还,表示将士豪气干云;另一种认为是不击败敌人就不能回还,表示将士心中悲壮慷慨。作为体现盛唐气象、盛唐风骨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是具有刚健风骨的,但这种刚健风骨并不一定是处处充满乐观的豪情。事实上,随着诗人对边塞、对战争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甚至亲身体验,随着边塞诗的发展,诗人不再像初唐的杨炯那样并未到过边塞、只是凭着一腔豪情热血便写出了“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那样的豪迈之语,而是有了更多人文关怀和理性反思,所以王昌龄会替征人戍士唱出悲凉的边愁,会写出他们面对惨烈战争时的悲壮,这既壮也悲就比昂扬的乐观有更多复杂的内涵。《从军行》是这样,被认为是王昌龄压卷之作的《出塞》也是这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