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品质
《论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在小事情上无法忍耐,也许就会导致大事的谋划被打乱,最终惨败。自古以来,儒家都遵循这样的处世之道,因而要求君子一定要坦坦荡荡,且要具有忍耐的精神。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儒家的很多思想放到今日依然适用。对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也许暴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状态,但是忍耐依然是美德,是年轻人不可多得的优秀品质。
君子和鲁莽匹夫的区别,不仅在于学识上的差距,更在于品行。君子需要忍耐,否则就是只有匹夫之勇。所谓勇者,并不是像炮仗一样点火就炸,而是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弯腰低头,以一时的忍耐换取长治久安、换取深谋远虑。现代社会的很多年轻人血气方刚,或者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或者是因为工作节奏快,他们越来越缺乏耐心,恨不得一个不如意就与他人狠狠地打一架,才能泄了心头之恨。殊不知,打架固然能够当即发泄情绪,却只能得到一时之快,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现代职场,有太多职场人士对工作不满意、对同事有意见,都是在忍耐中求得生存。毕竟,即便跳槽换工作,也不能保证下一份工作就能处处如意。为了避免出局,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分寸,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不是无须再忍,而是重头再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的力量,从而为自己来日的逆袭奠定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是赤脚独行的僧人,而忍耐恰恰如同人生路上的荆棘,刺得我们双脚疼痛,几乎不能沾地,却又不得不忍痛前行。最终,只有那些能够忍耐的人才能迈过荆棘,走到人生开阔平坦的大路上,一路向前。有的时候,不能忍耐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在历史上从不缺少这样的典型事例。很多人都知道楚汉战争中的“成皋之战”,它对于楚汉战争的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也使得项羽最终难逃失败的厄运,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曹咎的缺少忍耐这一品质。
公元前203年,项羽和刘邦在成皋对峙,因为汉军的阻挠,楚军向西行进的道路被阻断,当然汉军也无法顺利攻占成皋。这时,建成侯彭越和刘邦的秘密军队汇合起来,一起进攻楚军的后方梁地,导致楚军的十几座城池相继失守。眼看着后方危急,项羽只得率军一路向东,与彭越对战。临行前,项羽把成皋交给大司马曹咎驻守,并且对其千叮咛万嘱咐:“你唯一的任务就是驻守成皋,不管汉军怎样辱骂和挑衅,你都千万不要出城迎战。我为了给梁地解围不得不迎战彭越,成皋现在就是我的后方,你必须守住。我肯定会速战速决,在十五天之内打败彭越,让梁地恢复安宁。”项羽话音刚落,曹咎就下了军令状,说一定会守住成皋。
刚开始的几天里,曹咎的确根据项羽的命令死守成皋,不管汉军如何辱骂刁难,概不理会。然而,刘邦在成皋城附近专门搭建了高台,每日骂声不断,最终让性格稳重的曹咎忍无可忍,打开城门,率领大军渡河迎战汉军。然而,汉军正是趁着楚军渡河之际袭击了成皋,打败楚军,顺利攻占成皋。由此一来,楚国的物资都被汉军据为己有,曹咎自觉惭愧,在河边拔剑自刎,再也无言面对项羽。
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楚军和汉军实力出现调转,原本是楚强汉弱,现在则是楚弱汉强,也因此注定了项羽失败的结局。假如曹咎能够忍受汉军的辱骂,按照项羽的指示守住成皋,也许整个历史都会被改写。由此可见,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现代社会处于和平年代,战场上残酷的对决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生活中和职场上需要忍耐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一个聪明理智的人,我们一定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逞匹夫之勇,唯有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继续忍耐下去,我们才能成功蛰伏,才能把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而一招制胜。
现代社会的很多年轻人都血气方刚,并且以此当作自己的资本,处处张扬。殊不知,作为后生晚辈,年轻人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应该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忍耐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住自己。总而言之,只有忍小事,我们才有可能在大事上有杰出的表现。否则,一旦小不忍乱了大谋,就追悔莫及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