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他年幼即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他而改嫁,这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范仲淹在少年时即立志发奋读书,以报答母亲的恩情。他在26岁时考中进士,从此几度宦海浮沉,但仍然努力不懈地为人生理想而奋斗。古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他的散文诗《岳阳楼记》,原文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上文全句的意思是,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出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西北洞庭湖畔的古城墙上,是一座历史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名,诗人杜甫也曾登此楼而作《登岳阳楼》。
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正是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薄弱的宋朝,他虽有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奈何政治现实及弊病沉病难治,当他被贬至邓州时,好友滕子京来信请他为岳阳楼作记。一代名臣与名楼交会结晶成这篇《岳阳楼记》,上面段落只是其中的一段。
《岳阳楼记》中的除了文字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之外,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心志充分反映了知识分子关怀天下的精神,使这篇文章传颂千古。
“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字,并不是莫名的恐惧或焦虑,不是挨了骂就难过,被夸奖就开心,而是怀有远大志向和慈悲之心,为天下人、为国事忧愁,和现代人的“忧郁症”完全不同。
范仲淹在此句之前就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千万不要会错意,明明没事还要强说愁哦!毕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处世坦荡无惧,小人才会常怀忧虑,临危易乱。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是这么谈“忧”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量,提防可能的危机,那么忧患很快就会来到眼前。这主要是提醒人们要有危机及忧患意识,即使身处安乐,也要为未来做好打算,免得一旦发生危机就手忙脚乱。
关于“忧”,汉代《古诗十九首·西门行》也有名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描述人总是怀着忧愁苦恼无尽期,而人生不过数十寒暑,忽焉消逝,实在不该自寻烦恼,及时行乐才是上策。想想,人活着不断地眺望未来,从小长辈经常教训子弟要先苦后乐;童话故事也透过一天到晚玩乐的蝴蝶和时时忧心如何过冬的蚂蚁,教导小朋友先把工作做完才能玩耍。尽管大家从小就在“忧”的指导原则下成长,也千万不要反应过度,让莫名的恐惧与焦虑影响了生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