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评孩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如何批评孩子?

家长如果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过多地批评孩子,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现实生活中,不恰当的批评通常有这样几类:一是批评情绪化。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狂风暴雨,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二是批评泛滥化。批评孩子时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打了个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三是批评简单化。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如孩子赖床时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无动于衷。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有车可以送,没车还可以打车;四是批评急躁化。有许多时候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没有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时,家长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所以,家长必须把握好批评的方式方法。

第一,批评在理。一是初犯要说理。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切不可大发雷霆,甚至打骂。二是重犯要约定。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不可大发雷霆,甚至打骂。三是再犯要惩罚。孩子又犯错了,这时的家长有两种选择,要么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你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要么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不可大发雷霆,甚至打骂。

第二,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

第三,适当保持沉默。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他知道自己错了,知道以后该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很多时候,沉默远比情绪化和泛滥的批评更有效。

第四,批评后应有应对措施。孩子上学要迟到,如果他不急,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老师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五,给予帮助。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一次改错机会。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你应该帮助他分析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第六,让孩子尝试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第七,家长要勇于说“对不起”。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是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要勇于向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当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就特别好。只要家长说得在理,孩子就会听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