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呼和浩特之旅·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离离原上草·呼和浩特之旅·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是著名的塞外古城。其蒙汉文化的交融很有特色,有许多风景名胜,如昭君墓、辽代白塔(万部华严经塔)、五塔寺、大小召庙(喇嘛寺)、清真大寺等甚为壮观,风土人情淳朴,充满塞上风光。

呼和浩特为蒙语译音,意为“青色的城”。它位于大青山(阴山山脉之一段)南麓平原之上,林木繁茂,水草丰美,利于农牧。早在万年以前已有人类生息于此。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市区东郊30多公里处发现两处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大窑山和榆林文化遗址,出土石器、化石等甚多。两千多年前,赵武灵王向北开拓疆土,在阴山之下修建了长城,至今市郊尚存赵长城遗址。

秦汉时期,在这里设云中郡、定襄郡;西汉时与匈奴和亲,大批匈奴人移居来此。东汉以后,鲜卑族拓跋部征眼敕勒族。五世纪,敕勒名将斛律金临死前所唱的民歌《敕勒歌》,生动地描写了这一带的美丽风光:《青色的城》古句出处: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原文为鲜卑语,唱来催人下泪,汉译文亦颇为优美,几成千古绝唱。

六世纪中叶,突厥族崛起于大漠,后与隋和好,移居呼和浩特地区。唐代在此设“云中都护府”,又在呼市以南的古盛乐城置“振武军节度使”,故呼地又称“振武军”。

五代十国时,契丹族占领此地。十世纪初,建立辽国,呼和浩特属西京道“丰州”,其遗址在今市区东郊白塔村,多淤埋地下,只有东南面可见城垣废址,而古城西北角的辽代古塔——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尚存。辽金两代均以“天德军节度使”驻守丰州古城,故丰州又称“天德军”。

元代丰州属“中书省大同路”,更加繁荣。元人刘秉忠出塞之行有《过丰州诗》,写城市风物之盛:“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元末明初,丰州古城毁于战火,直到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蒙古族达延汗之孙阿勒坦汗(1507—1582) (在《明史》等书中译为“俺答”、“俺达”)率土默部驻牧此地,蒙汉杂居,发展农牧生产,建成许多“板升”(蒙语,意为房屋,引申为村镇)。于是,这一片平原便有了一个新的叫法——“土默川”。

阿勒坦汗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为官吏,又大兴喇嘛教,在此广修宫殿寺庙,城市大为发展,被称作“大板升”,成为塞外马市和商业中心。万历九年(1581)蒙汉人民通力合作,正式修筑起城墙,蒙人称此城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青城”之称的来源,一说建城时明政府曾派人帮助烧青砖筑城,城是用“青砖”筑成的,故称“青城”。一说此城北靠大青山,因青山而得名“青城”。阿勒坦汗尊重明廷,请求赐名。1582年明政府赐名“归化”,意为“归顺中央”。阿勒坦汗死后,其妻三娘子与中原和好如初,她按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先后嫁给汗位继承人黄台吉、掩力克,始终发展蒙汉友好,当地人民对她非常崇敬。因她在建城中功勋卓著,故归化城又叫“三娘子城”。

满清兴起后,归化城除召庙外,均遭毁坏;后重建两座小城。康熙三十三年(1694),为八旗驻军需要,在小城的东南西三面向外扩展又增筑起一道外城。此城即今之呼和浩特“旧城”,东西长1里,南北宽0.5里,城中央有鼓楼,四面各有一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清政府为平服西蒙古准噶尔部之需,又在归化城东北5里,修建了一座规模更大的“新城”——绥远城。绥远周长为9里,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城中央有鼓楼,大道直通四门;城门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河;城内为绥远将军衙门,并驻八旗步骑兵四千余名。经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春、鄂伦春等各族人民共同垦殖,土默川农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大增,自给有余,被誉为“塞外江南”。

1912年,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为“绥远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所在地。抗战期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将归绥县改名为厚和特别市,一度成为伪巴彦塔拉盟盟署所在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成立“归绥市”。五十年代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正式恢复了“呼和浩特”的蒙古名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