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杭州之旅·钱塘江·怒潮壮观天下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杭州之旅·钱塘江·怒潮壮观天下无

钱塘潮,又被人们称为“怒潮”。由于天体引力和钱塘江特殊的河口地势,形成了这一潮汐景致。南宋词人周密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八月十八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相传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这天潮头最高,水势凶猛无比,潮神骑着白马,在潮头上来回奔驰。唐诗人刘禹锡诗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时把八月十八日定为检阅水师之日:“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夸能。”

《钱塘观潮记》的作者吴儆也云:“八月既望,观者特盛。弄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帜通衢,书其名氏以自表。市井之人相与裒金帛张饮,其至观潮日会江上,视登潮之高下者,次第给与之。潮至海门,与山争势,其声震地。弄潮之人,解衣露体,各执其物,搴旗张盖,吹笛鸣钲,若无所挟持,徒手而附者,以次成列。潮益近,声益震,前驱如山,绝江而上,观者震掉不自禁。弄潮之人,方且贾勇争进。有一跃而登,出乎众人之上者;有随波逐流,与之上下者。潮退策勋。”

一线潮

宋朝以后,人们以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观潮胜地。此处江面阔9里,潮势至此,齐列一线,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称。清雍正九年,奉敕建成海神庙,以祀浙海之神。传说,钱塘潮原来并无潮头,也无声响。这天,有巨人挑一担盐过江。至江边,放下担子歇脚,没想到竟打起了瞌睡。正巧碰上东海老龙王出来巡江,潮水涌着龙王,慢慢涨了起来,一直涨到岸上。巨人的盐都溶化了。巨人醒来后,不见了盐,却闻到江水里的咸味,不由得怒从心起,举起扁担就打海水,直打得东海龙王连连叩头求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巨人,并保证以后涨潮时,一定连喊带叫,免得巨人误事。巨人把扁担往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时,得从这里叫起!”龙王连声答应。

巨人当年坐过的那个地方,就是海宁的盐官。著名的“一线潮”也即从此而来。

民间又传说,海宁北门口,从前有位叫丁山的大力士,为乡亲们到盐母山取盐。回来路上,正逢海水退潮,丁山就走在沙滩上,但不一会儿,汹涌的潮水骤然而来,把丁山冲走了。海水变咸,是丁山那一篓盐打翻在海里的缘故。以后,潮水一来,总是发出震天动地的响声,人们说,这是丁山在提醒人们:当心潮水!

涨、退二潮神

民间传说,有一年,钱塘潮在海宁盐官镇外面改换了方向,直扑绍兴龙山而去。这是为什么呢?春秋时代,吴越争雄,吴国大臣伍子胥因屡次进谏,被吴王夫差赐死,其尸首被扔进江里。谁知潮水顿时白浪翻滚,有如万马奔腾。从此,人们便称伍子胥为“涨潮神”。

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后,以“久蓄异心”的借口,把功臣文种也杀了,把他葬在绍兴的龙山上。

伍子胥活着时,最恨文种,认为吴亡越兴,都是文种的计谋。文种一死,伍子胥便借八月十八的大潮,卷走了龙山上文种的尸骨。于是两人站在潮头上,展开了激烈争辩。最后,伍子胥明白了“自古忠魂都含冤”,两人遂讲和。文种便开始主司退潮,人们称他为“退潮神”。

功罪贯千秋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钱塘潮的传说。戚继光借潮灭倭,即是其一。

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冬夜,倭寇的十只大船开进海宁塘前村的海边,六百多名倭寇上岸烧杀掠夺。戚继光当时只带了五十名士兵。他带着士兵们先夺下十条倭寇的船。正在村中抢劫的倭寇发现船只被占,赶来救援时,遭到了戚家军的一阵乱箭。

这时,钱塘江开始涨潮。戚继光按兵不动。过了一会儿,他命令士兵把船稍开出一点,再停下来。而潮水这时已涨到了高沙滩上。中了计的倭寇发现情况不妙,赶紧往岸上撤退,汹涌的潮水已从四面包围上来,“轰”的一声,一个大浪把倭寇统统卷进了钱塘江。

“钱王堤”上射潮神

钱塘江历来凶猛,两岸堤坝屡修屡坍。潮水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损失,可从“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的歌谣中看出。吴越时,钱镠治理杭州,碰到的最棘手难题,便是钱塘江潮难以制服,海堤难以修筑。

民间传说,八月十八为钱塘潮神的生日。这天,勇猛无比的钱镠调遣了一万弓箭手,摆在江岸。他叫人拿来纸笔,写下两句诗:“传语潮神弄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写罢,将诗稿扔进江中。没多一会,潮水以翻江倒海之势奔腾而来,钱镠把弓拉满,大吼一声:“射”!霎时,万箭齐发,直射潮头。接连射了三万支箭。

但见那潮头陡然壁立,良久,忽然向左倒伏,滚滚向西遁去。钱镠又下令:“追射!”

潮头慌忙逃窜。流了“之”字形后,潮水消歇了。

于是,海堤终于筑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