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邯郸之旅·邢台·石勒定都卧牛城
邢台,地处冀南,西倚太行,东以卫运河为界,与齐鲁大地相望。邢台在商朝时曾一度为都,西周则为邢国所在。史载,西周时天子分封诸侯,“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邢侯曾在此地筑台,名曰“檀台”。战国初,这里是赵襄子的封地,故名“襄国”。秦置信都县,秦末汉初项羽占赵地,改信都为襄国。此后,两汉、三国、两晋时均袭用襄国之名。十六国,羯人石勒又一度建国于此。隋唐五代名龙凤,宋宣和三年(1121)取原邢地与檀台古名,合称邢台。明七子之一李攀龙《登邢台诗》云:“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邢台之为地名,即源于此。
邢台又名卧牛城。“南有五羊,北有卧牛”,说的是华南的广州和河北的邢台。邢台城为什么叫卧牛城?相传,很久以前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常年在太行山上打猎的姬运、姬生兄弟俩,一天下山时,看到一头神牛头南尾北席地而卧在这里。那时,牛是丰收吉祥的象征,他俩带领一班人马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然后便在神牛卧过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城镇。人们亲昵地称自己的城镇为卧牛城。至今,邢台市还有许多关于牛的掌故。市南面有“东牛角村”、“西牛角村”,市北面有“牛尾巴河”横贯东西,市内有“牛市街”、“拴牛橛”、“牛心坑”、“牛蹄坑”等地名。另外,还有一些变化的地名,如“南长街”、“北长街”,传说为神牛的肠子变化而成,原先写成“南肠街”、“北肠街”。市郊的叔伯营村,则是当年的领袖姬运、姬生兄弟俩居住的地方。近年文物考古部门在旧城东南方向约1公里处发现了殷商遗址,出土有甲骨文碎片和铸有铭文的鼎、尊等铜器,是邢台古老文化的佐证。
四世纪初期,邢台为后赵王朝的国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原是山西上党郡武乡县羯族人。他目不识丁,生得壮健雄伟,自幼喜好骑射,胆力过人。晋怀帝永嘉年间,天下饥馑,石勒在家无法过活,就外出求生。这时石勒二十多岁,在流浪途中被乱军抓获,后逃走,凭着其凶悍和机智,纠集一伙山野亡命之徒,组织起部队,逐渐发展成为当时较强的一支力量,在“襄国”扎下大本营。一天,石勒正在徽文殿听谋士张宾给他读《春秋》,忽然门外出现一群孩童,边跳边唱:“革在左,力在右,讓去言,或入口!”石勒不解其意,张宾解释道:“革在左,力在右,是‘勒’字;讓去言,是‘襄’字;或入口,是‘国’字。”并随即向石勒建议:“定都襄国,创立基业,以应天意。”石勒欣喜若狂。后来,石勒果然于319年做了后赵皇帝,把襄国定为国都。以后,石勒及其子石虎在襄国大修宫阙馆舍,其名殿有建德殿、崇训宫、太武殿等数十处,“皆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穷银玉”。今邢台城郭,相传即为石勒所建,“城墙周九里十三步,阔六步,上可卧牛”。
邢台有悠久的文明史。唐代的“邢瓷”,宋元以来的冶铁,元明以来的鞣皮、制革等,曾闻名全国。邢台人中如汉代的张禹、元代的刘秉忠、郭守敬等,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如今,坐落在旧城中心的清风楼、旧城东北隅的开元寺,以及附近各县秦始皇驾崩的沙丘平台、神医扁鹊采药的太子岩、被誉为神仙之地的宣务山、富有传奇色彩的汉牡丹等等,无不令人津津乐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